2024年经济怎么干?11位智库专家权威解读,10个关键词需要把握
中国经济时报 / 2023-12-12 10:52:19
2024年中国经济怎么干?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的一次重要会议,为2024年经济工作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
中央政治局会议透露了2024年经济工作哪些新论断、新提法、新动向、新举措?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11位智库专家,梳理了10个关键词,进行解读分析。
关键词1:三个统筹
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时提出了“三个统筹”: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向东表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手段。宏观经济治理必须适应发展阶段性特征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切实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除了供需两侧的调整和管理外,我国还需不断深化改革解决经济转轨中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与国际接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领域。我国农村劳动力仍在持续向城镇转移,这意味着参与城镇工作生活的非农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新增进城人口将给城市发展带来新的红利,有效提升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补齐增长缺口的关键是消除农村转移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和社保差距,缩小这个差距将能扩大内需,释放更大部分的发展潜力。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是宏观经济治理多目标平衡的关键方面。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中国发展面临着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和国内改革发展任务繁重交织的多重挑战。推进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但我国正承受来自美西方贸易、科技、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围堵。因此,要在确保经济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更高水平的开放,则需要在宏观治理方面平衡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关系,需要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同时加强国家安全监管,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提高经济开放的安全水平。
关键词2:稳、进、立、破
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2024年工作时提到,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编审陈小亮认为,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2024年宏观政策的总基调,旨在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第一,会议不仅强调要“稳中求进”,而且强调要“以进促稳”,充分体现了中央要在2024年加大宏观政策力度的决心。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的产出缺口为-1.2%(为剔除基数影响,以两年平均增速测算),而且2023年全年的潜在增速缺口预计为-0.6%,产出缺口与潜在增速缺口双双为负表明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力度有所不足。会议在强调“稳中求进”的同时,还提出“以进促稳”的理念,有助于加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力度,从而更好地平抑产出缺口和潜在增速缺口,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第二,会议所提出的“先立后破”,意味着宏观政策需要在短期稳增长和长期高质量发展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点,而且短期内要以稳增长为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培育新业态和新动能(“立”),也要淘汰旧业态和旧动能(“破”)。如果“破”的力度过大,虽然长期而言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但是会加大短期内的经济下行压力和经济波动幅度。考虑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会议明确了“先立后破”的原则,这有助于减少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等领域的后顾之忧,从而更好地发力稳增长。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指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就是要保持战略方向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发展中实现稳定,在稳健中寻求突破。
关键词3:适度加力、灵活适度
在宏观政策基调上,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郭迎锋说,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24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与2023年相比,需要把握好三点。
第一,点明了宏观经济发展大局的两大关系,即稳与进的关系和新与旧的关系。稳与进的关系,通过“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通过深化改革、内生动能培育、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稳致远。新与旧的关系,需要“先立后破”,把握好“立”与“破”的先后顺序,不将“破”作为“立”的前置条件,而是通过新发展模式(如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绿色低碳的能源结构等)的逐步建立缓释或冲抵旧发展模式被破除后的风险损失,其中蕴含了长期稳定与短期防风险的辩证关系。把这二者的关系讲明白,有助于推动明年经济向好,进一步夯实经济恢复的基础。
第二,适度加力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灵活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总基调偏积极,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财政政策的“适度加力”与货币政策的“灵活适度”均表明了在2023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加大扩张性力度,而扩张性力度的衡量,则取决于二者的调控是否能“提质增效”和“精准有效”。
第三,更加注重舆论引导,增强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市场预期管理,提升市场信心;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不同政策体系的合成谬误。同时,结合偏积极宏观调控政策,需要坚决避免基于本位主义的收缩性非经济政策对扩张性经济政策的冲击。
关键词4:科技创新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明年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原磊认为,科技创新将成为明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门类最为齐全的产业体系,但大量企业都集中在产业链低端环节,而产业链高端环节往往由国外企业把控,很多关键零部件关键原材料关键设备往往依赖于从国外进口。一旦国外企业停止提供,我国就面临“卡脖子”问题。核心技术“卡脖子”风险会严重影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从而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将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已经变得至关重要、刻不容缓。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关键是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而这必须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一是加强基础研究,激励自主创新。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加大对世界科技前沿、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二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三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组织各层面优势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一体化,针对一些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进行集中突破,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
四是优化竞争环境,释放企业创新活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强新技术产品的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竞争环境,建立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5:扩大内需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明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王微表示,2023年以来,消费需求加快恢复,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内需的持续恢复和扩大成为经济运行总体保持恢复向好态势的坚强底盘,为全年实现5%的增长预期作出积极贡献。
但也看到,当前内需持续扩大的基础仍不牢固,存在着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不利于国民经济循环畅通。一方面,传统产业及出口导向型产业,面对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和国内消费需求升级,产能过剩问题比较严峻;另一方面,高品质商品供给及服务供给相对发展滞后,与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难以匹配。
展望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全球经济增长减速及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仍然需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塑强高质量发展的底盘与后劲,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一是要继续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特别是针对当前消费提质、扩容、创新、分化、转型的新趋势,重点引导和促进品质消费、服务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加快释放消费新动能。
二是继续突出投资的关键作用,重点围绕高质量发展,谋划实施重大项目,适度超前布局建设重大基础设施。
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重点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大力拓展新兴产业“新赛道”;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为制造业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多高水平的中间投入和创新要素,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创造新服务供给。
四是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激发增强经济活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更高水平的供求动态平衡机制,加快形成消费引导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6:深化改革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明年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张占斌指出,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明年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意味着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将在一些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也就是说,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重点讨论在一些关键环节、重点领域的改革,以进一步建立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中国经济复苏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这里面既有三年疫情的内伤,也有美国打压的外伤,还有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需要重点突破。因此,中国要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强大动力来改善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信心,支撑经济持续向好、平稳健康发展,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对一些重点领域进行突破,构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增添新的动力。
关键词7:扩大开放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明年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赵福军建议,明年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继续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二是加快贸易强国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底盘,不断夯实我国外贸发展的基础,并推动贸易优化升级;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适应绿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快绿色贸易发展。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加快服务贸易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
三是高质量吸引外资,更好服务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培育和不断巩固以创新为重要特征的产业生态系统竞争新优势,高质量吸引外资。
四是继续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建设海南自贸港,不断提升高水平开放平台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五是积极推进区域开放。提升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发展水平,推进长三角区域高层次协同开放,更好发挥长三角区域在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与此同时,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
六是不断深化国际合作。比如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提供有力支撑;有条件地方加快探索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区建设,不断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和国际经贸合作注入新动力。
七是不断提升开放通道建设水平。比如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巩固稳定提升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水平。加快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8:防范化解风险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明年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晓光、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高昊宇指出,首先,这体现了中央政策的持续性。党的十八大以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今年7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前不久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都进行了强调,将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化解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
其次,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之下,我国经济运行风险暴露加大,重点领域风险形势严峻。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房地产金融风险、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涉外金融风险等领域风险状况不容乐观。而当前变幻不定的国际形势导致不确定因素增多,各种“黑天鹅”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一旦某一重点领域风险爆发,很容易因为级联效应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中央最近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仍然需要持续发力,将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地控制在安全区间之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已经进入中高收入国家队列。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抵挡住外部遏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前进入了战略机遇期和关键时期。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对我国当前以及未来长期发展都事关重大。
重大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需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必须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切实做好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规范金融市场发行和交易行为,合理引导预期,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导共振,持续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识别、预警、处置体制机制,强化风险源头管控。当前对重点领域风险的化解,核心所在是要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稳步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快和稳的关系,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关键词9:美丽中国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明年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常纪文认为,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表述与2023年11月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一脉相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因此,在2035年之前,要采取措施,着力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的防治,特别是要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工作。事实上,2023年12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足以证明美丽中国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展望2024年,我国将会加大力度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持续发力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进一步改善能源结构等。
当然,要平衡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做到先立后破。一方面,要建立农村基础设施运营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除了提质增效,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比如大力发展“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推动新兴产业、低碳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全球竞争力。
关键词10: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明年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李志明表示,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来不得半点虚假,既要积极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决不能开空头支票,也要防止把胃口吊得过高,否则就会失信于民。尽力而为是负责态度,量力而行是科学精神,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尽力而为,就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做好民生工作,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入到民生领域,把更多的政府工作精力投入民生领域,努力建设服务型、民生型政府,不断人民生活品质。我们要抛弃过去那种“民生投入是纯消费”、民生“光投入不产出”的错误看法。事实上,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主要民生领域的持续投入,收获的将是人力资本的提升、就业质量的提高、收入水平的增加、生活后顾之忧的缓解、健康水平的获得,所有这些都将为经济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巨大需求和持久动力。
量力而行,就是要按照“有多大能力解决多大问题”的原则,合理确定民生工作目标。这既是资源和能力约束的客观要求,也是民生刚性增长规律下我们应当做出的理性选择。如果我们在进行民生建设时不管不顾,提出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不仅会造成工作的被动,还可能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因此,在确定民生建设标准的时候,我们不能简单地向发达国家看齐,向福利国家看齐,而应该实事求是,立足国情、循序渐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将收入提高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将福利水平提高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周子勋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