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决策要参 > 全球经济“滞胀”风险持续加大 详情

全球经济“滞胀”风险持续加大

中国银行研究院 / 2022-07-12 11:26:49
全球经济“滞胀”风险持续加大
 
2022年二季度,全球供给端和需求端均面临下行压力,工业生产、企业投资、居民消费、国际贸易增速放缓,经济增速明显回落,通胀水平全面上行。国际金融市场继续动荡,美元指数强势上行,主要股市震荡下挫,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展望三季度,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通胀水平还将维持高位,“滞胀”风险持续加大。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加速收紧,带动全球金融周期转换,社会融资成本提高对经济的负面效应将更加凸显,国际金融市场波动风险加大。
 
2022年二季度以来,俄乌冲突使全球供应链瓶颈问题更加凸显,能源、工业金属、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加大了各国通胀压力,主要经济体纷纷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胀,全球经济复苏前景恶化。预计三季度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
 
从需求端看,一是全球消费增速将逐渐放缓。消费增速主要与疫情防控措施、居民家庭收入、负债成本、消费意愿等相关。二季度,全球大部分经济体消费保持正增长,但增长势头逐渐放缓。5月,美国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同比增速为8.1%,连续2个月增加,但环比增速为-0.3%,10个月来首次出现负值,意味着消费逐渐触顶。欧盟零售销售指数走势与美国类似,4月同比增速仍然保持正增长,但环比增速由正转负。预计三季度全球消费增速将进一步回落。物价的持续高企和各国普遍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将限制居民对耐用品的消费,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减少,负债消费成本提高,通胀对消费的负面效应将更加凸显。
 
二是国际贸易增速将逐渐回落。随着各国消费需求回落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间品和最终品贸易规模也将随之下行。全球航运和物流同样面临较大制约。一方面,原油等能源价格上涨,将推动全球运输成本上升,相关成本将转嫁至下游消费者,对进口需求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全球80%以上的消费品通过海运运输,海运和港口物流的任何压力都将阻碍进出口货物的运输和交付。俄乌冲突在较长时间持续,黑海和地中海沿线的海运运输受到较大影响。全球仍然面临疫情威胁,各港口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将降低运输效率,加剧供应链压力,延长货物交付时间。根据荷兰经济分析局测算,2022年4月,全球出口金额指数较上月下降0.7%,但受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影响,进口金额指数继续攀升。如果扣除掉价格因素,全球出口和进口数量指数虽均较上月有所回升,但明显低于去年底水平,分别较去年底下降1.1%和1.2%,年内波动回落。5月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22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速为3.0%,低于之前预测的4.7%。随着欧美逐渐放松疫情管控,预计全球服务贸易将逐渐从低位反弹,但考虑到当前国际商务和旅游活动仍受疫情影响,预计服务贸易仍将低于疫情前水平。
 
三是企业投资和库存投资将放缓。随着全球货币政策进入紧缩周期,全球利率中枢上移,企业投资成本不断提高。特别是考虑到美国通胀在加息背景下仍持续上行,未来货币政策紧缩力度仍然较大。美联储在6月正式启动缩表,全球流动性环境将不断恶化,削弱企业投资活动。从企业库存周期看,随着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市场需求和产品销量下降,企业将逐渐进入被动补库存阶段(即产品滞销形成的库存增长),对经济带动作用将减弱。
 
从供给端看,一是全球供应链瓶颈改善的力度较弱。全球供应链瓶颈主要体现在能源、原材料、物流、劳动力等领域,二季度上述领域没有明显改善。从能源和原材料角度看,受俄乌冲突和相关制裁措施影响,能源特别是天然气短缺问题依然严重,目前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已先后宣布暂停向波兰、保加利亚、芬兰、荷兰等欧洲国家供气,并在6月中旬缩减了通过“北溪-1”天然气管道对欧洲的供气量,降幅约60%。部分工业金属和粮食短缺风险也日益凸显。从物流角度看,二季度全球最大的港口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下降,美国港口拥堵现象有所缓解。但在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下,黑海地区多种海运货量出现下降,其中,4月黑海地区海运农产品总出货量同比下降35%。二季度,反映国际主要航线即期运费价格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日度均值明显高于一季度。从劳动力角度看,主要经济体劳动力短缺问题依然存在。美国虽然失业率下降至疫情前水平,但劳动参与率维持在低位,职位空缺数量处于历史高位。英国6月职位空缺再次创下新高。欧盟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职位空缺率为2.9%,高于前一季度的2.6%及去年同期的2.0%。纽约联储发布的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显示,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在4月再度上升,5月虽有所下降,但二季度均值仍高于一季度,全球供应链瓶颈改善遇阻。三季度,全球供应链瓶颈可能逐渐改善,但受制于疫情的不断反复以及俄乌冲突的长期化和持续化,预计改善力度较为缓慢。
 
二是全球工业生产增长疲软。受原材料供给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物流运输效率存在瓶颈、劳动力短缺等因素影响,全球工业品产销能力有所下降。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从2月的高点53.7%回落至5月的52.4%,主要经济体工业生产已出现疲软迹象。5月除墨西哥以外的全球前十大工业生产国,制造业PMI指数均低于一季度高点,平均降幅为2.8个百分点,特别是欧洲主要经济体,平均降幅达到4.4个百分点。考虑到本轮能源危机同时涉及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等领域,影响范围和领域大于上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的石油危机,而之前三次石油危机均导致主要经济体工业产出下降、经济萎缩,本次可能也不会例外。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居高不下,融资环境进一步收紧,企业投资将放缓,市场需求和企业订单也将逐渐减少,预计三季度全球工业生产将继续回落。
 
从物价指数走势看,预计全球通胀压力将持续。本轮全球通胀攀升逆转了过去20多年的低通胀走势,从原因上看,主要受疫情下供需失衡、流动性泛滥、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以及供应链瓶颈等多重因素影响。对于大多数经济体来说,能源、食品和核心商品价格上涨是通胀上行的主要原因。二季度,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供应链瓶颈改善缓慢,供需继续处于失衡状态,带动全球通胀攀升。观察G20经济体当前CPI增速较一季度末变化情况,除南非CPI增速略有下降外,其他经济体CPI增速均继续抬升,通胀压力持续增大,特别是土耳其、英国、欧元区等经济体,CPI增速分别较一季度末提高了12.4、2和0.7个百分点,受俄乌冲突影响较大。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大宗商品进口国CPI上升幅度也较大,当前CPI均较一季度末提高1.3个百分点。
 
预计三季度全球大部分经济体通胀将继续抬升,但不同经济体有所分化。美国正面临全面通胀压力,食品、能源、核心商品、核心服务呈现普涨状态,5月能源项和食品项贡献了CPI约一半的涨幅,服务价格也逐渐上升。旧金山联储的研究显示,美国目前飙涨的通胀约一半来自俄乌冲突导致的供应紧张,只有约三分之一可归因于需求增长。美联储大幅加息无助于解决供应端问题,金融条件收紧对需求端和消费端的影响存在一定时滞。因此,在三季度继续大幅加息背景下,预计美国消费增速可能将逐渐放缓,通胀可能触顶或小幅回落,但不会快速下行。与美国不同,欧元区通胀主要由能源价格上涨驱动。自2021年4月以来,能源对欧元区通胀的贡献率一直在五成以上,2022年5月的贡献率为53%。欧元区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度较高,当前波兰、保加利亚、芬兰、荷兰等国家面临俄罗斯断气威胁,欧元区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三季度欧洲各国将为冬天能源短缺做储备,能源价格可能会持续攀升,即使欧元区央行在7月和9月正式启动加息,通胀仍可能继续走高,特别是高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进口或面临断气威胁的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保加利亚、波兰等国家,通胀上行压力更大。对于日本来说,目前通胀虽然低于欧美国家,但考虑到日本能源、工业金属、中间零部件等生产材料严重依赖进口,日元大幅贬值叠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加大进口成本压力,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5月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涨幅高达9.1%,未来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将逐渐传导至消费端,CPI增速将逐渐抬升。与发达经济体通胀主要受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不同,由于新兴经济体CPI篮子中粮食权重较大,通胀与粮食价格上涨密切相关。其中,亚洲新兴经济体食品权重约为34%,中东欧、中东和非洲地区约为30%,拉丁美洲为20%。目前亚洲新兴经济体食品通胀明显低于其他新兴经济体,但对于摩洛哥、埃及、约旦、加纳、突尼斯等高度依赖农产品进口的国家来说,随着全球粮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未来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
 
综上所述,三季度全球供给端和需求端均面临下行压力,全球经济增速将较二季度明显回落。预计三季度全球GDP环比增长折年率为2.6%,较二季度下降0.6个百分点,预计全年经济增长2.9%,较3月预测下降0.7个百分点。通胀风险仍将持续发酵,“滞胀”风险日益增大。为了控制高通胀,全球主要央行将以更快的节奏和更大的幅度收紧货币政策,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加大,金融市场也将面临更大的波动。
 
本文摘选中国银行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2年第3季度(总第51期)]:全球“滞胀”困局与金融周期转换,版权归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经济金融研究课题组所有!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