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
《中国货币市场》杂志 / 2024-10-14 15:24:14
宏观再平衡的过程中,两大趋势正在加速演进
三、宏观再平衡的过程中,两大趋势正在加速演进
(一)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大幅增长,但相关风险快速显现引发进一步思辨
人工智能(AI)领域的投资热情高涨。2024年以来,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设备和服务企业收入快速增长,相关产品出货量急剧攀升。AI投资浪潮也在公开市场推高了相关公司的股价,作为AI底层算力“霸主”的英伟达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私募市场AI投资同样火热,2024年上半年相关投资交易数量占总交易的比重超过25%,较去年同期高出5个百分点,二季度相关风险投资交易金额达到54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占比高出8个百分点。
市场火热的同时,相关风险也快速显现。一是人工智能鸿沟问题。AI在不同国家、企业、劳动力群体中的不均衡扩散与应用程度形成“人工智能鸿沟”(AI Divides),可能对公平和包容性增长带来冲击。二是数据隐私侵犯、算法偏见、不受控制的自动化决策等安全和伦理难题。例如,AI技术可以创建逼真的音频和视频,并被用来操纵公众舆论。在阿根廷和斯洛伐克的选举中,候选人就被指控使用AI技术伪造视频和音频攻击对手、误导选民。生成式AI可能加速对媒体、政府和社会信任的侵蚀,使民众陷入两极分化的信息茧房中,加深偏见和扩大分歧。
针对以上风险,各方对负责任的AI开发和应用关注显著增加,迫切需要通过监管政策建立新的护栏。但在国家间竞争不断增强的宏观背景下,主要经济体均希望在AI技术革命中获得竞争优势。美国通过制定标准抢抓AI全球治理主导权,拉拢技术盟友,宣布与英国达成“人工智能安全科学合作伙伴关系”等做法不利于基于全球共识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各国抢占技术高地的诉求将掣肘AI监管的国际协同。
(二)全球气候转型亟待增加公共和私营部门的资金投入,ESG投资在夹缝中摇摆前行
新冠疫情与俄乌冲突叠加造成的能源危机使很多国家和地区能源转型的步伐受阻,全球气候转型的紧迫性日益增强。2021年到2022年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不降反增,创下57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新纪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计,在最乐观的情景下实现1.5℃温控目标的概率只有14%。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4年全球风险报告》也指出,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将在未来十年内成为全球第一大风险。
资金短缺严重制约气候目标的实现,如何拓宽资金来源,特别是吸引私营部门参与气候融资成为各方重点关注议题。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的资金缺口巨大,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每年仍存在2150亿至3870亿美元的资金缺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3),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影响所需的资金、技术开发、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未达预期。COP 29主席、阿塞拜疆生态和自然资源部长巴巴耶夫表示,COP 29会议需要以气候融资为核心,大幅增加适应和减缓融资。为弥补气候转型的资金缺口,既需要发达经济体提供并调动金融资源,支持脆弱国家向更具气候韧性的未来过渡,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债务换自然、混合金融等创新融资工具,放大公共资本对私营部门的撬动作用,还需要发展中国家自身制定清晰的转型目标、提高气候治理能力,为国际资本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
多国大选给ESG及气候转型政策走向带来不确定性。美国是面临ESG争议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24年以来两党在碳减排领域纷争愈演愈烈。3月,美国10个共和党执政州集体向巡回上诉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气候披露新规超出委员会法律权限、违反宪法。截至2024年3月,美国已有超过30个州实施或提出了限制ESG的法案。考虑到若特朗普当选可能削弱甚至终止拜登政府的《通胀削减法案》(IRA),美国公司纷纷对ESG采取“避讳”态度,形成“绿色静默”(Green Hush),延迟在能源领域的资本开支,等待政策导向进一步明朗。在欧洲议会向右转,且右翼对欧盟绿色政策持怀疑态度、绿党在法德等国选举失利的背景下,欧盟绿色政策的一致性存在风险。ESG政策的不确定性给私营资本在新能源开发,工业、建筑及交通等领域脱碳技术开发投资带来额外风险。
四、启示与思考
2024年以来全球经济运行相对平稳,但各主要经济体均面临一些突出挑战。美国平衡抑制通胀和充分就业的努力更加艰难,欧元区亟需恢复经济增长动能,日本面临能否维持温和通胀的问题,新兴经济体则主要面临货币政策错位及政策不确定性方面的风险。这些问题使全球投资者情绪更加敏感,极端交易增多或致金融市场波动性加剧。中长期而言,由于产业链调整、贸易壁垒上升、气候变化风险以及财政赤字扩大等结构性因素影响,潜在通胀及利率水平将高于疫情前的共识更加明确。
政治因素对全球经济碎片化的影响将进一步加深。美国、欧盟等国政治气候割裂,使执政党很难制定得到广泛支持的改革政策,各国执政光谱向右偏,使政府在贸易、投资、移民与产业政策等方面更为保守内顾,全球产业链的“友岸化”、“在岸化”推动恐进一步增强。市场正在对内政外交政策不确定性赋予更高的风险溢价。在大国信任削弱,多边治理受挫的情况下,未来全球贸易与投资壁垒可能进一步增加,国家间在人工智能、气候转型等重点领域的国际合作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绿色转型、人工智能等领域孕育着新的增长动能。中国新兴领域企业正在全球布局,需准确把握产业链调整和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中长期趋势,主动拥抱全球化再平衡过程中的新机遇。
作者:丝语 原文《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全文将刊载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主办《中国货币市场》杂志2024.09总第275期。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