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金融科技 > 人工智能数据市场的建设 详情

人工智能数据市场的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网 / 2024-07-18 17:14:49
数据是数字时代的石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加快发展,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属性更加凸显。加快培育和建设数据要素市场,是数据资源普及应用和高效配置的客观要求,也是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数据资源和数字产品往往具有低边际成本、网络外部性、长尾效应等特性,而数字平台则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等特性。数字领域的这些经济特性决定了,只有在数据市场构建起规则一致、竞争公平、设施联通、流通顺畅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努力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经营主体的协同配置,数据要素才能发挥最大功效。当前,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加快推进,但在诸多方面仍存在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相适应的方面。要有效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必须从交易平台、基础制度、设施网络、监管机制等方面着手,加快建设数据统一大市场。
 
我国数据市场建设进展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引领数字经济和大数据产业蓬勃兴起。在这一背景下,全球数据总量飞速增长,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随之不断发展进步。用户画像、定制化生产、库存管理……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深度融入生产过程,应用到生产、流动、消费等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
 
当下万物互联发展迅速,生产过程具有了传统形态和数据形态双重产出。数据要素区别于其他生产要素的显著特征是可低成本多场景复用,具有非排他性。通过结构重组、汇聚融合等多种方式,数据的价值被多层次多元化挖掘,知识扩散和市场拓展得以实现。在此过程中,还能产生新的数据,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而数据价值的充分发挥,是以健全的数据要素市场为前提的。数据要素市场是指将尚未完全由市场配置的数据要素转向由市场配置的过程,最终目的是形成以市场为根本调配的机制,实现数据流动的价值或者数据在流动中产生价值。良好的数据市场能促进数据要素优化配置和数据资产价值实现,为微观主体的数据开放接入、流转交易和创新应用提供充分的经济激励,从而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例如,目前各大企业拥有不同的数据类型,阿里巴巴、京东拥有最多的电商消费数据,百度拥有最多的搜索数据,腾讯则掌握着最多的社交数据。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健全数据要素市场的构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增列为生产要素,为数据资源整合利用、市场化配置做顶层设计。近年来,《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文件相继出台,构建起数据要素政策体系的基本架构,为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加快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国家设立了国家数据局进行宏观统筹,推动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开放,优化数据资源配置,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各个省市也纷纷新建、整合与数据要素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成立数据交易机构。场内交易中心的建立有效打破信息壁垒,缩小数据供需双方的信息差,加快了数据流通。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贵州大学·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财经大学测算,预计2025年数据交易市场规模将超2200亿元。2023年全球数商大会上,上海数据交易所、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等七家省级数据交易机构发起并建设联盟链共识节点,就数链共建展开深度合作。数据交易链面向数据要素市场的全产业全流程,多省市实现了“一地挂牌、全网互认”,数据要素市场资源整合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得益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的支持,2021—2022年我国数据交易行业市场规模由617.6亿元增长至876.8亿元,年增长率约为42.0%,增速明显。预计至2030年,我国数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155.9亿元。数据市场通过确权,促进数据交易,不同类型的数据能够催生有效交互,产生新的价值。
 
目前,金融、通信、制造工业、医疗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对于数据产品的应用需求均呈现上升趋势。不仅市场规模进一步增加,数据交易市场的活跃度、市场纵深也随着数据资源应用场景的丰富得到大幅提升。与此同时,随着各个行业对于数据需求的增长,数据供给端在主体、类型、数量上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公共数据供给有显著提升,截至2023年8月,我国已有226个省级和城市的地方政府上线了数据开放平台,其中省级平台22个(不含直辖市和港澳台),城市平台204个(含直辖市、副省级与地级行政区)。与2022年下半年相比,新增18个地方平台,其中包含1个省级平台和17个城市平台,平台总数增长约9%。在党和国家的积极推动和引领下,数字要素市场正朝着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