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金融:最具“钱”途的落地场景在哪里?
天虎科技 / 2020-07-28 10:04:22
5G真正大规模落地应用后,或许能为金融交易机构节省一笔机房“使用费”。
在全球性的金融交易中,指数通过一个个数据中心传递到各地,那么距离交易中心最近的机房就寸土寸金。从芝加哥到新泽西,为了节省13到17ms的网络传输速度,高频交易公司就愿意为高速光纤付出几百万美元的成本。而5G的出现是否会改变这一切?
7月24日,天虎科技在“5G改变社会,金融赋能未来”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金融科技专题论坛上,看到5G、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正让传统金融发生变革。尤其是在智能客服、风险防控、高频交易、实物资产化等领域,5G+金融将会产生更多的落地场景。
5G为金融带来什么?
在金融场景中,5G更多处于底层角色存在,需要与大数据、AI等技术进行融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何阳认为:作为底层支撑,5G要结合多种技术才能推进新基建,具体来看5G可以从两个角度来为金融赋能。
01、服务场景更立体
第一是让服务场景更立体:在5G之下,原本的银行、期货、债券等服务流程会变得更加可感知。
2019年7月,建设银行首批三家“智能银行”落户北京,通过仿真机器人、STM智慧柜员机等基于5G设置各类应用场景,将金融、社交、生活等场景相连接。实现金融业务办理远程支持,将建行自助服务与远程“一对一”的专家服务体验相结合,扩大客户自助业务服务范围,提供327个快捷金融服务功能。
实现当用户走入网点,通过捕捉人像特征与自有系统检索匹配,随后机器人替代员工提供服务。在柜台办理业务时,通过5G高清视频可连接顾问进行产品办理等服务。
借助5G传统银行正加速线上化,据了解工商银行当下95%的业务都通过线上进行。工商银行综合运用5G、人工智能、生物识别、边缘计算、音视频等技术提升智慧网点整体智能化水平,提供人机协同的智能业务办理,提升网点风险控制能力。
“5G等技术为远程银行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了银行对客服务能力从二维转向三维的转变。”中国工商银行数字化银行实验室主任吴蕃表示。
民生银行也推出5G手机银行,突破了原有手机银行应用的静态展现局限,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有机融合:从用户打开手机银行APP开屏页的第一秒起,到浏览首页背景、操作模块、信息展示、营销活动等所有信息,全部都“动”起来,带给用户完全不同的使用体验。
02、风险防控更精准
第二是让风险防控更精准:借助物联网等技术银行让资产更易保值。
在C端方面,除去财务数据维度以外,银行可参考的维度会越来越多,诸如环境数据、健康数据等;而在B端方面物联网设备正发挥巨大作用。
针对B端业务的风险防控,传统方式只能依靠财务数据。而无锡银行通过对自己客户赠送物联网设备,从而能够监控到企业在生产、运输等流程的真实数据。相比于财务数据的滞后性,物联网数据更为实时,让无锡银行具有更及时的风险把控能力。
同样的逻辑也出现在保险行业,比如保险机构向用户赠送健康设备,用户数据传递至保险机构。通过用户的实时数据,保险机构能够更加精准把控用户身体状况,从而匹配险种的需求。
5G+金融走向何方?
对于一个普通用户而言,50ms延迟并不会影响追剧或游戏的流畅度(专业电竞除外),但在金融领域,由时延造成交易速度的快慢会影响巨额的资金变动情况,尤其是高频交易领域。
据了解,目前美国73%的交易由高频计算机进行,华尔街许多交易机构将自己的“服务器群组”安置到了离交易所很近的地方以缩短交易指令。从芝加哥到新泽西,为了节省13到17ms的网络传输速度,高频交易公司就愿意为高速光纤付出几百万美元成本。
而5G低延迟的特征,在诸如远程手术、工业控制等方面的应用与金融交易需求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何阳表示,在智能化银行场景下,为了支撑无感知的服务流程至少就要达到上行100Mbps、下行150Mbps、时延5ms、可靠性99.9%的网络要求。
另一方面则是资产化开始拓展到实物,比如,中国联通正在尝试利用各种技术将生猪养殖做到资产化的闭环,通过各种实时数据作为征信数据,以便获得银行贷款机构的资金支持。
中国联通四川公司金融行业总监兴安介绍,目前平台已经实现精准点数、测长侧重、图像查重、异动报警、猪脸识别等功能形成了每头猪独特的ID。通过实物的资产化,银行机构能够查询到一线真实的养殖数据。
更具想象力的是,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未来有望将各种实物进行资产化,而资产化就意味着交易的可行性。“金融化之后,未来诸如生猪等各种农产品都也可以做成期货,对于农户来说无疑是利好。”
金融是社会发展的活水。而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5G,通过与金融的结合也必定会加速社会创新力量的发展。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