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超预期“降息” 释放逆周期调节强信号!
上海证券报 / 2023-06-14 12:40:12
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将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1.9%,这意味着短端政策利率调降了10个基点。分析人士预计,本月15日的MLF操作利率与20日的LPR利率可能将跟随下调。
张大伟 制图
当日晚间,央行更新常备借贷便利利率表,其中隔夜期下调10个基点至2.75%,7天期下调10个基点至2.9%,1个月期下调10个基点至3.25%。常备借贷便利利率是政策利率体系中利率走廊的上限。
业内人士表示,本次“降息”略超预期,也在情理之中。调降的主要原因是当前经济偏弱,需求不足,“降息”有助于引导市场预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多重因素引发超预期“降息”
近期,多项宏观数据不及预期,已引发市场对降息的猜想。
多位市场人士表示,央行此次下调逆回购利率,会使得商业银行向央行融入的短期资金成本下降,有助于降低银行整体负债成本,并正向传导至实体部门贷款成本。
此外,本次“降息”的特点是,在MLF操作前,提前下调短端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与以往操作惯例不同,这充分说明了货币政策有所作为的意图。
在分析人士看来,多重因素促使央行需要加快行动“降息”。
首先,5月CPI和PPI环比数据双双负增长,CPI数据同比略有回升,但PPI同比、环比均继续下行,在没有通胀掣肘的背景下,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存在合理性。
其次,5月房地产销售金额环比下降14.3%,相较于2021年5月下降56.6%,房地产转弱的形势下,需要低利率的货币环境托底。
最后,6月以来,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农商行陆续下调存款端利率,先降存款利率后降贷款利率,对银行息差压力也不会太大。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回顾近期商业银行和央行的一系列举措,更多的是在有效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缓解部分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拓展银行进一步合理让利实体经济空间,为加强逆周期调节进行铺垫。
释放加强逆周期调节信号
此前,金融部门已释放政策调整信号。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促进充分就业,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推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从2021年11月到2023年2月,央行的定调始终是跨周期和逆周期的结合,而今年2月至5月,央行很少提及跨周期,意在恢复中性货币政策。但由于信贷需求疲软和经济下行,使得央行再度回到逆周期调节。”一位宏观研究员说。
光大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旭也表示,本次“降息”,是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的体现。
“预计6月20日报出的LPR利率可能小幅下行,这有利于保持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张旭说。
稳增长政策出台预期增强
本次“降息”向市场释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
上述宏观研究员进一步表示,“降息”会直接降低整个市场的利率中枢。“由于银行净息差压力较大,因此很可能会出现1年期LPR小幅调降和5年期LPR大幅调降的情况,其可起到缓解银行息差压力和支持房贷投放的双重效果。”
多位市场人士也认为,此次降息释放了积极信号,预计后续将有系列稳增长政策出台。
开源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陈曦认为,“降息”确认了货币政策“逆周期”的意图,表明2023年的新一轮“稳增长”已经开始。“‘降息’是‘稳增长’的开始,而不是‘宽货币’的开始。后续大概率有宽信用、宽财政等措施跟进,而这些均利好经济。”陈曦说。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表示,若本月调降LPR利率,将起到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再次传递出稳增长、促发展的政策信号,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二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以LPR为定价基准的存量贷款利率将下降,新增贷款利率也有望降低,有助于激发有效融资需求;三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存量房贷和新增房贷利率都将下降,住房消费者负担减轻,还有助于提振居民消费和投资。
作者:张欣然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