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宏观经济 > 加快形成供给和需求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详情

加快形成供给和需求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四川日报 / 2023-02-22 18:19:23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强调要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是党中央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主动应对内外部发展环境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夯实我国经济发展根基、增强未来发展主动性的关键举措,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供需平衡理论和马克思经济发展质量思想,是我们党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的理论升华。
 
要深刻把握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定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再生产包含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生产在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中居于决定性地位,消费等环节对生产有着反作用。现实经济运行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连续不断循环过程,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是经济运行的基本关系。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不能把两者的关系割裂开来,更不能仅从两者的某个单一方面看待经济发展问题。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两者现实的平衡关系总是在现实的经济波动中实现的,两者的平衡存在于动态平衡之中。供给和需求动态平衡是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国民经济不断循环的基本保障。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有着重要意义。
 
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过程,不一定、并且大多不会引致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然提升,只有能促进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供需平衡过程,才能促进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是产业结构调整、高质量供给与消费结构升级、高品质需求之间的不断相互适配,必然包含着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形成供给和需求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充要条件寓于其中,是经济发展质量螺旋式上升的动力源泉。
 
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提基础。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外部发展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原有的全球经济供需循环链条被干扰甚至被阻断。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没有根本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受到内外部双重制约。做好经济工作,必须着眼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立足我国大国经济特征,从供需两侧同步发力,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超大规模市场、产业结构完善、供给韧性大、内循环基础好是大国经济的显著特征,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能巩固和扩大国内循环基本盘、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并以此联结和带动国际循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社会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其中,消费和投资属于内需范畴。消费是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一次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终点,也是下一次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起点,消费创造生产的动力,消费的规模和结构又反过来影响着生产的规模和结构。投资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活跃因素,既有扩大即期需求的作用,又有影响远期供给的作用,是扩大国内需求、稳定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
 
扩大的内需,必然是有效的需求和可持续的需求,一方面要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一方面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要培育更加完整的内需体系,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好促进我国经济行稳致远。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促进居民高质量充分就业,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新更多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培育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健全多层次基本社会保障体系,降低育儿养老家庭支出成本,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消费预期改善,形成有支付能力、有消费愿望、有可持续预期的实际消费需求。适应居民消费提质转型升级要求,促进实物消费提档升级,推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推动农村居民消费梯次升级。鼓励绿色消费、保障健康消费、倡导文旅体消费、支持育儿养老消费,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支持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等个性化消费,系统提升消费供给质量。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居民合理消费成本。完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城乡现代流通网络体系,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向乡村延伸,提升城乡居民有效需求满足程度。鼓励消费金融创新,规范发展消费信贷,减少居民各类消费信贷不合理负担。健全消费评价制度,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升供给方诚信度、消费者满意度,营造安全放心便捷经济的消费环境。
 
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以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完善投资机制,把握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提升金融供给适配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适应产业结构升级、高品质需求的能力。强化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度,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优化投资布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适应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国土空间开发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推动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支持重大民生工程,支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构建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新型产供储销体系,确保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以高质量供给满足和创造需求
 
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供给推动,推动供给和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关键在于高质量供给。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在供需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供给侧不能很好适应需求侧的变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大局的关键因素,也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补短板、强弱项、谋新局,提高供给体系对需求体系的适配性、对高质量发展的适配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优化要素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以高质量供给满足和创造需求。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坚决打赢芯片、新材料、数控机床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补齐基础软件、核心硬件短板,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供给升级的倍增效用,强化先进制造业投资力度,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优化供给结构。优化供给结构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重点在于减少无效供给、弥补供给不足、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结构适应性、灵活性和韧性。以需求牵引供给结构优化,支持能满足市场需求、弥补供给缺口的产品发展,鼓励提供刚性需求稳定、可替代性差的产品和服务,强化大国品牌、国际品牌塑造,更好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机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的原始创新、应用研究和产业化,推动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发展,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微观主体有活力,是经济良性循环的基础。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关键在于提升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改善营商环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合理减轻民营企业经营负担,加快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市场规则和基础性经济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竞争环境和市场秩序。重视社会价值观念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诚信守则、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合作共赢观念,激励微观主体高质量发展。
 
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供给和需求的内在逻辑和辩证关系,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教授 李中锋  来源: 《四川日报》2023年02月20日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