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稳大盘
中国银行研究院 / 2022-08-15 10:44:21
2022年,疫情散点多发、经济增长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加速,经济金融体系仍然面临较大挑战。中国银行业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落实政策和监管要求,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深化改革开放,强化科技赋能,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稳定经济大盘。
银行业在支持稳定经济大盘中扮演重要角色
第一,银行业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金融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变革,从“大一统”的单一银行体系到多层次、多元化、多功能的现代金融体系,银行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从规模来看,2021年末,中国金融业总资产、总负债分别为381.95万亿元、346.58万亿元,其中银行业总资产、总负债分别为344.76万亿元、315.28万亿元,占比均超过90%,具有绝对的市场份额。
第二,支持实体经济安全稳定发展。一方面,引导实体经济向正确方向发展,通过调整金融资源的总量和结构,将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防止经济脱实向虚;在经济下行周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稳住经济大盘,2021年,新增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64%,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银行的风险管理功能不仅可以防范自身的经营和业务风险,还通过资金链、信息链和服务链等影响客户的投融资决策,化解其投融资风险,切断风险来源,防止金融风险交叉传染。
第三,银行业是传导宏观金融政策的关键渠道。银行业是宏观金融政策的传导者和执行者,根据货币政策调整信贷总量和结构,根据利率政策调整存贷款利率定价,根据金融政策精准滴灌经济主体,满足客户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同时银行业通过调整资金成本、风险偏好、考核机制、客户结构等反作用于宏观政策,提高其传导效率,改进服务质量。如疫情期间,银行业充分发挥对逆周期宏观政策的传导作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此外,银行业也是金融监管政策的主要对象,尤其在公司治理、业务规范、风险防控等关系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方面持续加大监管力度。
第四,银行业是国家金融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域。金融对外开放是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是金融开放的“排头兵”,中资银行积极“走出去”,2021年末,境外网络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资产、营收规模超2万亿美元、500亿美元,分别是十年前的2、3.5、4.3倍;外资银行加快“引进来”,股东资质要求、外资股比限制等准入门槛不断降低,在华营业性机构总数超过900家,总资产近4万亿元。银行业通过不断增强开放条件下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平衡好安全与开放。
银行业稳健经营,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第一,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减。2021年以来,疫情散点多发,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依然较大,银行业用好各类政策工具,为实体经济注入“强心剂”。一方面,继续落实减费让利,2021年9月实施12条降费政策以来,
银行业累计为8200多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手续费120多亿元,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等收费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积极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增加信贷,2022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绿色、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20.77万亿元、18.07万亿元、45.63万亿元,同比增长24.6%、38.6%、12.2%。
第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2021年,银行业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上成效显著,房地产、地方债、中小银行等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效处置。在房地产风险方面,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实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强化对房地产贷款投向的管理,严控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重点支持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普通商品住房等领域,满足购房者合理购房需求。在地方债风险方面,加强尽职调查和融资审核,杜绝违规融资或变相举债,全力配合地方政府化解存量融资平台隐性债务,通过资产证券化、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创新业务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对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的资源配置效率。中小银行风险处置方面,2018-2021年累计处置高风险农村中小银行627家,规范和提升中小银行股东股权管理和公司治理,违规跨区域经营、异地非持牌机构基本实现清零,2017-2021年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7万亿元,整治同业、投资、票据等业务。
第三,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2021年,银行业更加重视全面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的全局性、前瞻性理念融入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信用风险方面,加快不良资产处置,2017-2021年,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资产约12万亿元,2021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3%,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采取核销、催收、资产证券化、债转股、不良贷款转让等多元化手段处置不良,尤其单户对公和个贷不良批量转让快速推广,2021年77家机构开立账户540个,累计处置近8000户、2.8万笔不良贷款。市场风险方面,对利率、汇率、商品风险进行研判和分析,开展全球金融市场监测,优化市场风险计量模型和系统,搭建相关业务交易价格监测系统,完善风险快速报告、处置机制。流动性风险方面,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稳定核心存款来源,强化主动负债工具运用,增加优质流动性资产,降低期限错配风险;通过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可转债、专项债、定增、配股等多元化渠道补充资本。
第四,金融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后疫情时期,数字经济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银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一方面,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持续加大对科技和人才的投入。2021年,22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的金融科技投入费用共计1681.32亿元,同比增长22.93%,科技投入占营收比在2%-5%左右;增加科技人才引进,科技人才占比普遍达到3%—10%。另一方面,借助先进科技创新产品和服务,将金融产品嵌入线上平台,搭建电商、产业、平台相互结合的场景生态圈,延伸客户服务触角;完善支付结算体系、智能网点、大数据统计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结算、融资、支付平台,探索隐私计算等可信科技的应用,为数字人民币、数字监管体系等新型金融工具的稳妥推行奠定基础,提高业务效率和安全性。
未来银行助力稳大盘的着力点
展望未来,疫情尚未消退、经济增长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新旧风险交织演变,国家稳大盘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银行业要积极作为,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强化科技赋能,稳步推进对外开放,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第一,全方位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近期,国家稳增长政策力度持续加大,银行业及时跟进,针对稳大盘发布务实举措,计划从扩张需求、增加供给、提振预期等方面加大助企纾困力度,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稳定区间。工行发布“信贷进万企、助力稳大盘”行动方案、十项金融举措服务外贸保稳提质;建行提出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23条举措;中行出台加大支持上海经济恢复重振20条举措、普惠金融支持新市民十条措施、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30条措施等。银行业将稳大盘、保主体作为首要任务,持续加大对新市民等个人客户,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建交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企业客户,以及外贸外资等跨境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带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发展。
第二,强化全面风险管理。2022年以来,受疫情演进、政策变动等因素冲击,重点领域的金融风险依然存在,中小企业、高碳行业等传统领域的投融资结构正在加速调整,信息科技、气候变化等新型风险不断演变,银行业的风险防控形势严峻,信贷资产质量、流动性管理、资本补充等压力较大。未来,银行业要把握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在保持信贷适度增长的同时注意防范金融风险,保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加强风险分析研判,提高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全局性和主动性,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形势、政策制度变化和金融市场动向,前瞻性制定风险管理的战略规划、应急机制、处置策略,培养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文化,进而构建与发展目标相匹配的风险偏好,打造集团层面的全面风险管理视图。
第三,以数字化转型增强金融服务普惠性、便利性、安全性。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更是稳大盘、保主体的助推器,尤其在疫情的影响下,无接触、零延时、一站式的智慧化金融服务需求激增,企业对服务效率、可得性和便利性的要求不断提高,银行业将持续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探索与应用力度,打造面向未来的开放银行、数字银行。一方面,加大对新技术、新生态、新场景的研究和探索,强化数据治理,完善数字化组织架构,创新并推广线上化的金融产品,以“金融+产业+平台”融通产业链和生态链,延伸服务触角,加速零售和对公业务转型。另一方面,强化科技应用,创新风险管理手段,积极引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先科技,自主研发适合自身经营情况的智能风控系统,实现全生命周期、全流程风险监控,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第四,稳步推进金融业双向开放。后疫情时期,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升级,中美贸易摩擦、俄乌战争等地缘政治冲突愈演愈烈,金融制裁趋于频繁化、多样化,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安全面临更大压力;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加速,英央行、美联储等开启连续加息进程,发达经济体的连续加息将挤压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加大货币政策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的调控难度,或导致外资流入减少以及阶段性资本外流。银行业在主动融入开放大局的同时将更加关注外部风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机构体系、产品体系,助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全球业务布局,加强对境外机构防疫、业务连续性、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管理,切实保障境外资产的安全性。
本文摘选中国银行研究院《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2年第3季度(总第51期),版权归中国银行所有!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