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前发力 下好经济先手棋
2022-05-20 16:11:52
受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明显超预期影响,我国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2.9%,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1.1%。
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疫情冲击对4月份经济运行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但既要看到疫情冲击的短期性阶段性特征,以及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要坚决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随着各项政策靠前发力、政策效应逐步释放,中国经济能够克服疫情影响,逐步企稳回升,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发挥有效投资作用
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前,应充分发挥有效投资拉动经济的关键作用,带动社会投资,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稳投资要加快推进‘十四五’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落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要落实好用地、用能、环保等要素指标保障,着力聚焦补短板锻长板,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快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更好撬动社会资本扩大有效投资;综合施策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支持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各类基础设施和民生补短板工程建设,着力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在规划、用地、用房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既有利于扩大当前需求、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又有利于优化供给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表示,发挥有效投资的稳定器作用,应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依归,确保投资项目建成后大家用得上、愿意用。这就要求坚持需求导向,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契合新消费增长点,衔接终端消费需求,真正支撑消费提质扩容,进而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为新消费拓展创新空间。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有效投资要明确现阶段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顶层设计与科学谋划,优先布局对消费和投资带动强、乘数效应更大的新基建,适度超前部署前瞻性设施。应着眼于助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搭建未来经济新底座,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支撑,构筑高水平自立自强新优势。”朱克力说。
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消费特别是接触性聚集性消费是近期受疫情冲击较大的领域。3月份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由增长转为下降,消费恢复进一步承压。不过,疫情对消费的影响是阶段性的,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管控,正常经济秩序将快速恢复,消费也将逐步回升,消费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促消费政策需从长期和短期兼顾、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的思路出发,在出台落实应对疫情促进消费恢复举措的基础上,推进消费创新提质和支撑体系建设,在深化改革的同时强化保障,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表示,一方面,要认真落实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纾困解难政策,通过保就业、稳收入、强预期等各项举措,增强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另一方面,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新型消费发展,优化消费平台载体,丰富多元化消费供给,完善消费环境,用改革的举措解决制约消费潜力释放的问题,通过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带动投资发挥关键作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从而实现内需对经济的有力支撑。
消费是最终需求,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邹蕴涵表示,要在持续做好精准防疫的基础上,将稳消费、促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切实加强精准管控、降低疫情防控对消费负面影响、多途径稳就业稳收入、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发放消费券等举措,形成政策合力,提升消费复苏韧性。
“全面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需要综合施策,不仅要帮助企业和消费者减负,更重要的是帮助其增收,有效恢复市场。”刘向东表示,应采取以工代赈等举措创造项目和就业机会,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比如,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在坚持“房住不炒”基调下,鼓励大中型城市适当放松“认房认贷”等购房限制性措施,引导金融机构降低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加快刚性住房需求或改善性需求充分释放;适度放松汽车限购政策,对已实施限购政策的城市可增加购车指标等。
朱克力认为,应从全面系统促消费出发,聚焦消费领域难点堵点,以完善支撑体系增强消费综合能力,以创新提质稳住消费基本盘,推进供需两端回升的同时拓展重点领域消费,提升传统消费能级,为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夯实路径。
稳外贸外资基本盘
外贸外资是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纽带,是稳定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2.5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外贸展现较强韧性。4月份以来,虽然受到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进出口增速有所回落,外贸形势复杂严峻,但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长湧认为,要针对外贸企业现在面临的痛点和堵点,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破解。一方面,要加大支持企业开拓外需市场的力度,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鼓励企业用好RCEP;另一方面,要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经济循环畅通的影响,促进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物流畅通。与此同时,要继续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降低企业综合成本;要加大对外贸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包括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覆盖面,等等。
中国经济发展活力究竟如何,外资是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今年前4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又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增速达20.5%,充分说明广大外国投资者长期看好中国市场。
“稳外资要坚持问题导向。”杨长湧表示,要继续挖掘国内需求潜力,使得超大规模市场成为吸引外资、稳住外资的一个最重要的引力场。在保证国内经济循环畅通的同时,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此外,针对外资企业的诉求予以积极回应,通过改革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