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宏观经济 > 财政政策应进一步发力,助力稳增长 详情

财政政策应进一步发力,助力稳增长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 2022-05-20 15:27:45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4月份经济数据显示,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下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当前中国经济内部正在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外部也面临着俄乌冲突不确定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美联储加息节奏加快三大因素影响。因此,应加大需求侧宏观调控力度,引导经济主体快速恢复预期,引导经济向潜在产出水平移动,缓解就业压力。
 
首先,需求侧还有较大拉动空间。潜在产出是指将一个经济体的资源充分利用且不会带来通货膨胀条件下的总产出水平。而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应该是没有达到潜在产出水平。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六稳六保”,排在首位的都是“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今年4月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抬升,16-24岁人口的青年失业率升至18.2%,农民工返乡现象增多,对劳动力资源造成一定浪费。我们在需求侧拉动上还有较大的空间。根据估算,如果通过财政扩张来实现充分就业,至少可以将经济增速推高3个百分点。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前正是完成“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时期。顺利的话,我们或将在2028年之前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如果经济未达到潜在产出,尤其是劳动力资源闲置,会形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当前更为关键的是要拉动经济增长,通过恢复企业信心来实现更快的投资增速,通过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来带动更快的消费增速,将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恢复到保证充分就业的潜在增速水平上。在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仍需加大政策在需求侧的调控力度。
 
同时,需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央行自2019年以来已经4次下调过MLF利率,LPR利率也随之7次下调。当前1年期LPR利率已降至3.7%,5年期LPR利率降至4.6%,房屋按揭贷款的利率下限也调整为LPR下浮20个基点。对于部分资质较好的中小微企业,商业银行普遍提供LPR下浮几十个基点的优惠抵押贷款利率,当前最为优惠的长期经营性抵押贷款利率已经降至3.65%。2021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2022年一季度,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利率又降至4.4%左右,相比去年下降了0.21个百分点。
 
从价格上看,信贷供给非常宽松,但企业融资意愿并不充足,从2020年三季度开始了连续6个季度的去杠杆过程。今年一季度企业杠杆率虽然有所反弹,但主要来自于短期极低利率的票据融资。在利率市场化及美联储加息预期较强的环境下,降低存款利率的空间并不大。即使贷款利率再有较大幅度的下行,其对企业投资的影响也不会很大。当前企业部门所缺乏的并不只是资金,而是信心。2021年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增幅非常高,企业定期存款的增速也高达15%,但企业投融资意愿并不高,仍然保持去杠杆的态势。
 
下一步,财政政策应进一步主动出击。根据财政部公布4月财政收支数据,1-4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3万亿元,同比下降4.8%,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4月份财政收入增幅有所回落,这主要是各级财税部门加大力度落实减税退税政策的一个反映,是积极财政政策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主动作为,通过财政收入的减法,换来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许宏才表示,财政部将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更好发挥财政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目前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应该进一步发力,应鼓励政府部门主动并合理增加杠杆率,提高财政支出空间。通过财政发力和相应的基建投资乘数,可以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水平。财政政策有效性要好于货币政策。例如本次地方政府对小微企业留抵退税的支持,本质上相当于财政直接对这些企业的无息贷款,对企业流动性支持的效果好于央行的降息。财政政策也具有更好的结构性特征,天然有利于改善全社会收入分配结构,且在短期内起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对低收入或低资产的居民进行补贴所产生的直接效果往往好于信贷环境宽松对经济需求的改善。
 
之前几年结构性去杠杆过程为政府部门积累了大量的政策扩张空间,当前我国政府部门的债务风险可控,政府净资产排名在全球都是名列前茅的。只要保持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速,财政赤字增长的负面作用非常有限。
 
在财政上应主动出击,具体手段可采用加大对财政支出的跨周期调节、积极盘活现有的政府资金存量、及时调整并适当加大财政赤字率、通过增发特别国债来实施就业保障计划等。
 
作者: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秘书长 刘磊  
 
来源: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