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宏观需求形势分析及展望
中宏国研原创 / 2021-05-26 15:46:11
1、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43804亿元,同比增长19.9%,去年同期为下降10.3%;比2019年1-4月份增长8.0%,两年平均增长3.9%。从环比看,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4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620亿元,同比增长35.5%;第二产业投资42255亿元,增长21.7%;第三产业投资97929亿元,增长18.7%。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1.7%。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13.0%;制造业投资增长23.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4.4%。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8.4%。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24.9%;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4.1%;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6.8%;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7.5%。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8.6%;中部地区投资增长30.7%;西部地区投资增长18.0%;东北地区投资增长15.2%。
民间投资增速快于投资总体增速。1-4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82519亿元,同比增长21.0%;两年平均增速为2.9%,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业民间投资增长38.8%,教育民间投资增长33.6%,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25.2%,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23.2%。
当前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第一、第三产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速有所加快,第二产业投资由降转增。1-4月份,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5.5%;两年平均增速为15.2%,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7%,两年平均增长0.8%,一季度两年平均增速为下降0.3%。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7%;两年平均增速为5.0%,比一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二是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1-4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8.8%;两年平均增速为11.8%,比一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4.2%。三是民生领域补短板投资继续增加。社会领域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26.3%,两年平均增长10.6%。其中,卫生投资增长46.5%,教育投资增长22.1%。四是财政资金常态化直达机制落地显效,资金保障力度持续加强。截至4月末,已有超过2.2万亿元的中央财政资金下达到使用单位,已组织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2206亿元,资金要素保障不断加强,在惠企利民、推动有效投资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次疫情总的来看不会改变我国投资长期持续平稳增长的运行态势,在政策支持和市场力量作用下投资将逐步恢复正常增长。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稳投资政策,强调要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随着政策的推进落实和疫情的有效控制,我国投资将逐步回归常态,投资活力将进一步激发,有效投资需求将持续释放,投资有望逐步恢复向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和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有力支撑。1-4月份,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4.2%,高于全部投资4.3个百分点;以2019年1-4月份为基期,两年平均增速为7.6%,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4.6%;两年平均增速为10.8%,比一季度提高3.0个百分点。总体判断,考虑基数因素,预计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15%左右。
2、社会消费品零售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快速增长。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53亿元,同比增长17.7%;比2019年4月份增长8.8%,两年平均增速为4.3%。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9468亿元,增长17.9%。扣除价格因素,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5.8%,两年平均增长2.6%。从环比看,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32%。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373亿元,同比增长29.6%,两年平均增速为4.2%。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124063亿元,增长27.7%。
当前消费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一是消费市场复苏态势延续。与2019年同期相比,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从环比数据看,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3月份环比增长0.32%。总体来看,消费市场恢复态势仍在延续。二是餐饮、旅游等服务消费保持复苏。餐饮消费方面,4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6.4%,增速比3月份回落45.2个百分点,主要是同期基数变化影响。旅游消费方面,清明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超过1亿,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4.6%,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94.5%,旅游需求明显释放。三是升级类商品恢复较好。4月份,10类商品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速超过10%。其中,通讯器材类、金银珠宝类和体育娱乐用品类等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3.2%、14.2%和17.4%。四是网络购物较快增长。1-4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3.1%。两年平均增长15.6%,比1-3月份两年平均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用类商品两年平均增长16.2%,比1-3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
从市场潜力看,中国有14亿多人口,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潜力巨大。乡村市场蕴藏较大潜力,是我国消费市场稳定发展的有力支撑。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居民消费能力持续增强。同时,我国乡村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营商环境改善、农村居民购买力提高以及线上销售渠道向农村地区下沉,乡村市场消费潜力正在逐步释放。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我国居民消费增长潜力和优化空间巨大。从消费环境看,下沉市场、社区电商这些新模式在逐渐兴起,消费设施日益完善、消费环境不断改善。从供给来看,推出的一揽子支持平台经济的措施会促进平台经济发展,包括“互联网+服务”“互联网+生产”,会从产业和供给方面给予消费足够的支持。巨大的消费潜力正在逐步释放,消费有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和条件。但也应该看到,城镇就业压力较大,居民持续增收制约因素增多。缺乏收入强劲增长的支撑,消费大幅度改善的可能性也不高。加上近年来居民加杠杆购房,房贷月供对消费存在一定的挤压作用。综合考虑,预计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左右。
3、对外贸易
4月份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4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15万亿元,同比增长26.6%,比3月份提高2.6个百分点,环比增长4.2%,比2019年同期增长25.2%。其中,出口1.71万亿元,同比增长22.2%,比3月份提高1.5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0.1%,比2019年同期增长31.6%;进口1.44万亿元,同比增长32.2%,比3月份提高4.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2%,比2019年同期增长18.4%;贸易顺差2765亿元,同比减少12.4%。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1.6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5%,比2019年同期增长21.8%。其中,出口6.32万亿元,同比增长33.8%,比2019年同期增长24.8%;进口5.3万亿元,同比增长22.7%,比2019年同期增长18.4%;贸易顺差1.02万亿元,同比增加149.7%。
当前我国外贸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关注。一是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前4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7.16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32.3%,占我外贸总值的61.6%,比去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二是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增长。前4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1.72万亿元,增长27.6%,占我外贸总值的14.8%。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与欧盟贸易总值为1.63万亿元,增长32.1%,占14%。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总值为1.44万亿元,增长50.3%,占12.4%。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3.43万亿元,增长24.8%。三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前4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5.48万亿元,增长40.8%,占我外贸总值的47.2%,比去年同期提升4.1个百分点。四是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增长。前4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3.79万亿元,增长36.3%,占出口总值的59.9%。五是铁矿砂、大豆和铜进口量价齐升,原油、天然气等商品进口量增价跌。前4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3.82亿吨,增加6.7%,进口均价为每吨1009.7元,上涨58.8%;原油1.8亿吨,增加7.2%,进口均价为每吨2746.9元,下跌5.4%。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巩固拓展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成效,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推动外贸量稳质升。继续加强口岸疫情防控,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支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深入推进改革创新。2021年全球经济贸易恢复性增长有利于我国外贸增长。随着新冠肺炎疫苗接种面逐步扩大,全球经济复苏出现了良好势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也促进了外贸发展。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生产、投资、消费继续恢复,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增长区间。但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的外贸发展依然面临困难和挑战。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推进,新的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形成,外贸高质量发展有望取得新的成效。我国外贸发展韧性足、回旋余地大,随着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效应的持续释放,稳住外贸基本盘可期。综合考虑基数等因素影响,预计2021年5月份外贸进出口额将保持快速增长。
4、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
利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1-4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533家,同比增长50.2%,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97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6%(折合590.4亿美元,同比增长42.8%;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下同),较2019年同期增长30.1%。从行业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12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8%。高技术产业增长29.1%,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增长34%,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5.4%。从来源地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欧盟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62.8%、65.2%、9.2%(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从区域分布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39.1%、37.5%和30.3%。
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资政策措施,着力加强投资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信心不断增强,一批重点外资项目陆续签约落地,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我国实际使用外资正增长。同时,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影响外商投资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仍然处于严重低迷状态,今年吸收外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压力依然很大。
从中长期看,我国吸收外资具有相对突出的优势和条件,经济高质量发展、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齐备完整的产业链条、纪律严明生产高效的产业工人、规模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全面扩大对外开放、营商环境日益优化、以及新的发展动能和竞争优势日渐形成并巩固。但中美贸易摩擦给吸引外资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基于上述判断,预计2021年我国吸收外资规模(以美元计价)将保持在1500亿美元左右。
对外投资降延续增长态势。2021年一季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2061.4亿元人民币(折合317.9亿美元),同比增长4.6%,其中,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608.1亿元人民币(折合248亿美元),同比下降4.9%。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953.1亿元人民币(折合301.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新签合同额3472.4亿元人民币(折合535.5亿美元),同比下降10.2%。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7.4万人,3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59万人。
当前对外投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稳步增长。一季度,我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4.2亿美元,同比增长5.2%,占同期总额的17.8%,较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在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313.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77.5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9.4%和12.4%。二是流向制造、信息传输等领域的投资增长较快。一季度,流向制造业的投资38.4亿美元,同比增长17.8%;流向信息传输业16.2亿美元,同比增长20.9%。三是地方企业对外投资有所增长。一季度,地方企业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00.3亿美元,同比增长9.9%,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80.8%。东、中、西部地区对外投资同比增长分别达到7.2%、45.6%和6.3%。四是对外承包工程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一季度,我企业承揽的境外基础设施类工程新签合同额41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46亿美元,分别占总额的77%、81.6%。
基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稳定的要求,对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可能会对对外直接投资采取一些窗口指导、风险警示等调控措施。综合考虑疫情、上年同期基数等,预计2021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可能在1200亿美元左右。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