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宏观经济 > 新经济背景下扩大新消费需求的路径与政策取向 详情

新经济背景下扩大新消费需求的路径与政策取向

改革杂志 / 2021-04-25 23:22:19

新经济背景下扩大新消费需求 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政策取向

 
三、新经济背景下扩大新消费需求 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政策取向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需要面对的长期趋势。一方面,对于大国来说,随着自身经济体量不断扩张,内部需求相对于外部需求呈上升态势,国内循环对于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另一方面,服务业大多具有较强的不可贸易性质,而其又是目前我国最具活力、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这就意味着新时代我国的市场供给能力需要更多地依靠内需来加以释放。
 
因此,“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既是经济发展规律的时代反映,又是未来我国经济基本走向的长期态势。面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我们必须通过刺激国内消费需求来解决外需萎缩所引发的一系列产能过剩问题,而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为主要表现的新经济则为我们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了更多现实可能。新经济在塑造新型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消费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催生新型消费方式,加速居民消费扩容提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推动数字化、个性化、共享化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提升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从需求侧为国内大循环机制的顺利运行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一)充分发挥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主引擎的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经济大部分时间是通过大规模投资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来实现增长,居民部门的消费率长期处于下降态势。近年来,受资本品边际效率递减影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衰弱。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冲击,我国所面对的外部需求也在萎缩,国际贸易形势整体严峻。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消费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这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在供给侧加大改革力度,而且必须发挥居民消费对社会需求的引领带动作用,将过剩的社会生产力转化为国内广大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产品与服务,以弥补外需萎缩所引起的供需缺口。
 
鉴于国内居民消费对经济双循环的重要意义,我们必须做好对居民消费的调控与引导工作,协调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等其他社会再生产环节以及消费领域内部各因素间的多方位关系,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从生产力与消费力良性循环的高度对消费行为进行调控和引导,依据新经济背景下新型消费的发展趋势,促进消费及其相关产业的智能化、个性化、绿色化,全方位提升居民消费质量。我们应当合理运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处理好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间的互利互容关系,提升居民消费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我们应当充分应用经济手段,通过财政税收、短期贷款等渠道,培育新型消费热点,扩充国内消费市场,引导居民树立和谐可持续的消费观念。我们还应适度运用法律手段,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解决新型消费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打击各种欺诈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二)以新型消费带动国内经济大循环
 
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顺利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消费的扩容提质。只有通过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内容升级,外需不足所导致的过剩供给才能被国内市场充分吸收,经济社会资源才能被及时引导至以高效率为特征的新兴产业领域,宏观经济也才能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平稳有效的高质量增长。当前,新经济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着现有消费体系,人们的消费行为已经在这一浪潮中被烙上深刻印记。新型消费是当前需求体系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厂商与经销者只有积极响应新消费需求,及时引入新型运营方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同时,我们必须破除传统思维的固有弊病,借助消费新模式与新业态实现消费市场的扩容提质,为国内经济大循环增添消费动能。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充分发挥新型消费对国内大循环的引领带动作用:外贸企业可以借助电商平台和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新型营销网络,精准定位消费人群,实现供需对接,促进出口内销;相关公共部门可以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如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缓解外贸企业的资金压力,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二者融入“互联网+”与“智能+”等新经济生态体系,激励其主动参与国内新型消费市场;借助新经济背景下的新技术、新模式与新业态推动各类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经济转型的同时提升社会消费能力与消费欲望,实现居民消费扩容提质,以此带动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顺利运行。
 
作者简介:任保平,西安财经大学副校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苗新宇,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
 
 
(本文首发于《改革》2021年第3期,第14~25页。此版本有删减,且略去了参考文献)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