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展望与大类资产配置
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二、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一)经济增速:疫情影响减退,经济高增长回归
2021年疫情冲击影响会逐渐减退,预计疫苗将逐步投放,中国经济很大可能在2021年出现强劲复苏的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经济增速在2021年将达到8.2%[8];世界银行预测的这一数值为7.9%[9]。
(二)进出口:出口持续扩张,进口边际修复
预计2021年中国出口将持续扩张。一方面,从出口需求端来看,随着全球经济从疫情冲击中逐步复苏,海外居民的消费意愿或将持续上升,以美国为例(如图23所示),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已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同时,海外各国库存已处于历史低位,以美国为例(见图24),其库存总额自疫情爆发开始已降至近三年的历史低位,海外工业企业的需求或将出现边际回升。另一方面,从出口供给端来看,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恢复,工业企业产能将得以改善,产品供给能力也将恢复稳定。
预计2021年中国进口将边际修复。一方面,从进口需求端来看,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步复苏,居民消费尤其是可选消费将出现边际改善,从而将在一定程度上对进口产生刺激作用。另一方面,从进口供给端来看,随着海外疫苗从上市到大规模投入使用,海外经济将逐步修复,从而有利于工业企业复工复产,促使海外供给逐步恢复。
图23 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单位: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
图24 美国库存总额(单位: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
(三)投资:制造业投资步入上行通道,房地产投资韧性犹存,基建投资低速增长
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从制造业、房地产以及基建三方面对2021年中国的投资进行如下展望:
预计2021年中国制造业投资增长强劲。主要原因在于:(1)从供给端来看,随着疫情防控态势逐渐向好,疫情对制造业投资的负面影响将逐渐减退,产能利用率将逐步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将持续改善,制造业投资的诉求有望强化,图25显示,无论是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还是制造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自疫情爆发开始陷入低位后出现了强劲的回升趋势;同时,2021年拜登上台后,美国对中国制造业的打压可能会有所减轻,中美贸易摩擦将会有所缓和,以及随着疫苗从上市到大规模投入使用也将会助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因此,外部贸易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提升制造业企业扩大生产的信心。(2)从需求端来看,中国经济的持续修复有助于居民消费尤其是可选消费出现边际改善,且随着疫苗推广后外需的复苏,对于制造业投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3)从政策端来看,“十四五”规划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10],这强调了政策对于制造业的质与量的双重重视,体现了制造业投资的战略地位的提升。
图25 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与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预计2021年中国房地产投资有所下行但整体保持韧性。从政策层面来看,2020年7月以来地产政策逐渐收紧,同时,针对房地产企业“三条红线”的资金监管规则(见表1)也将于2021年正式实施,从而使得房地产投资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不过,由于房地产涉及系统性金融风险,且与地方政府财政密切相联,因此,房地产调控的目的主要还是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因此,尽管房地产投资有下行压力,但幅度有限,韧性犹存。
表1 2020年7月以来的房地产政策
资料来源:自行整理
预计2021年基建投资维持平稳低速增长,同时结构上进一步向新基建倾斜。2020年为应对疫情,我国财政政策有所放松,但随着疫情防控态势逐渐向好,财政政策将回归常态,政府债券尤其是专项债的发行规模占比将有所下降,从图26可以看到,专项债占政府债券总发行规模的占比自2020年9月以来已呈现出下降趋势。同时,在“六稳”、“六保”的大背景下,财政支出也将以民生、社保为主,基建投资增速将会有所放缓。不过,由于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由此可见,新基建投资将成为2021年基建投资的发力点。因此,总体来看,2021年的基建投资将很可能维持平稳低速增长。
图26 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额占总发行额的比重(单位:%)
数据来源:财政部
(四)消费:就业改善、居民收入提升,消费有望平稳回升
预计2021年中国消费有望平稳回升,但中长期提振潜力仍有待挖掘。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复苏,一方面,中国就业率将逐步提升,对于消费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图13显示,自疫情开始失业率达到峰值后,随着疫情防控态势的好转,失业率逐月下降至疫情前的水平;另一方面,居民收入的逐步回升将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图27显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名义同比受疫情影响出现断崖式下跌后已逐步企稳回升。因此,在就业率回稳与可支配收入提升的双重利好将构成对2021年中国消费的支撑性力量。
图27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名义同比(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五)通胀:CPI中枢下移,PPI温和上涨
预计2021年中国通胀较温和。分别从CPI和PPI对2021年中国通胀进行展望:
从CPI来看,随着猪肉产能的逐步释放,猪肉价格将进入下行周期,从而将会导致CPI中枢出现下移,从图28和图29可以看到,全国生猪存栏同比自2020年初开始快速上升,同时,猪肉价格已处于振荡下行趋势。不过,在国内疫情逐步平复的背景下,随着居民收入的逐步增长以及线下消费活动的逐步恢复,将可能带动核心CPI逐步回升。
图28 全国生猪存栏同比(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9 22个省市猪肉平均价(单位:元/千克)
数据来源:中国畜牧业信息网
从PPI来看,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或带动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以布伦特原油为例(见图30),其现货价格随着疫情防控态势的好转已逐步回升,但全球货币宽松边际也将逐步减弱。因此综合来看,未来PPI将温和上涨。
图30 布伦特原油现货价(单位:美元/桶)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六)货币政策:回归中性,以稳为主
预计2021年货币政策将回归中性。为应对疫情冲击,2020年初央行加大货币放松力度,导致了中国宏观杠杆率的进一步攀升。但随着疫情防控态势的转好,宏观经济正逐步复苏,央行于2020年5月也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且通胀水平整体相对温和,而易纲行长于2020年10月21日在金融街论坛上更是指出[11],“货币政策要把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保持货币供应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匹配。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在今年抗疫的特殊时期,宏观杠杆率有所上升,明年GDP增速回升后,宏观杠杆率将会更稳一些。货币政策需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适当平滑宏观杠杆率波动,使之在长期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轨道上。”因此可以判断,未来货币政策仍以稳为主,预计2021年货币政策既不会加码宽松,也不会显著收紧,M2增速与社融新增规模将呈现下降趋势(从图18和图31可以看到对应的趋势),宏观杠杆率将基本保持稳定。
图31 社会融资新增规模(单位:千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七)财政政策:回归常态,赤字率下调
预计2021年财政政策将回归常态化,积极财政政策定调不变,这主要是基于国内疫情稳定、经济复苏势头强劲所作出的判断。同时,由于2021年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或将进一步降低,因此,财政赤字率与专项债规模很可能会出现下调,图26显示专项债占政府债券总发行规模的占比已呈现下降趋势,而预算赤字率在2020年上升至高位后将很可能在2021年有所下降,这从图20可以作出相应判断。
综上,在疫情防控态势逐渐转好的背景下,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实现高速增长;制造业投资将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房地产投资将有所下行但韧性犹存,基建投资将保持低速增长;在就业率回稳与居民收入提升的双重利好下,中国消费有望平稳回升;受猪肉价格下行周期的影响,CPI中枢将出现下移,但核心CPI将逐步回升,同时,PPI将呈温和上升趋势;出口将持续扩张,而进口将呈现边际修复态势;货币政策将回归中性,以稳为主,M2增速与社融新增规模将逐步下降,而宏观杠杆率将基本保持稳定;财政政策将回归常态,财政赤字率与专项债规模将大概率出现下调。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