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角看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导报网 / 2021-01-15 10:49:41
2020年世界各国基本沉浸在抗疫斗争中,为了保持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各国央行“大放水”。然而,病毒在2021年仍然没有被人类征服,变异病毒和超强的传播性给未来一整年的经济和世界格局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2021年仍然是考验各国政府尤其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政府执政能力的一年,赢得抗疫斗争的主动权至关重要。
常言道“治重病要用猛药”,在经济领域,面临百年一遇的致命性疫情,各国在应对策略上基本都拿出了最猛的“药方”。2020年全球发达国家债务总额已经达到196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432%,其中美国的债务最多,已经达到27.5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383%。2020年债务规模增加29.5%。
中国在2020年的宏观经济调控中,也使用了“大招”。首先是万亿元抗疫特殊国债,然后是3万亿元的政府债务,赤字率从前一年的2.8%增加到3.6%,突破了3%的国际警戒线。
我们都知道国债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而且以中央政府的主权信用作为背书,无论中国国债还是美国国债,其安全性毋庸置疑,对于投资者来说只有利率风险。
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作为政府来说,发债的本质就是给经济加杠杆,即使是特殊经济条件下,其本质也没有改变,那么关键的就是借债投资产生大于利息的收益,是债务安全的基本逻辑。2020年全球经济只有中国实现正增长,这是中国国债也成为国际资本市场最受欢迎的债券资产的原因。
如今中国基本平安度过2020年,根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5595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其中,一般债务127127亿元,专项债务128468亿元;政府债券253680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1915亿元。从这一连串的数据可看出,备受关注的地方政府债务完全可控。
经历2020年的“大招”后,从理论上来说,要收紧货币袋子了,以防通货膨胀。从2020年12月19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的2021年宏观调控的关键信息--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来看,2020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会出现大幅收紧的转向了。会议表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这给了资本市场一个稳定信心的强烈信号。
再看国际上对中国经济的预测。根据经济日报消息,世界银行1月5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基于新冠疫苗将广泛接种的预估,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较2020年6月份的预测下调了0.2个百分点。对中国经济2021年增长的预期,则上调1个百分点至7.9%。
世行报告表示,由于发达经济体经济收缩幅度较小、中国经济复苏较预期更加强劲,2020年全球经济衰退程度略低于此前预估,全年将萎缩4.3%。发达经济体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预计分别萎缩5.4%和2.6%。其中,中国经济有望增长2%,这一数值较2020年6月份的预测上调了1个百分点。
政信投资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何晓宇对于2021年整体经济形势充满信心。
首先,中国取得2020年抗疫第一阶段斗争胜利,彰显制度优势。
何晓宇认为在疫情控制经验方面,中国2020年的全年抗疫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完全有能力控制住未来可能出现的“疫情反扑”,这是由中国政府高度关注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决定的,我们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中国在全球率先研发并量产了新冠疫苗,并将进行全民免费接种,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极大体现。这是中国2021年快速打赢抗疫战争的关键保障,是保障经济正常运行的前提,何晓宇认为2021年仍然是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
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2021年经济稳步复苏的方向盘。国家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持续化解。经过2018-2020年的债务置换,地方债务风险已经大大缓解,但是仍然需要警惕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2022年之前仍然是偿债高峰期,作为地方政府财政来源之一的房地产市场需要平稳过渡这个偿债期,某些地区需要处理好地方国企的债务问题。
提振消费+积极布局新基建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何晓宇认为虽然世行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高达7.9%,但是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全球经济需求萎缩严重,达到这一增长率仍有相当大的挑战。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群体,提高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塑造消费新概念,提升消费档次,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才能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老百姓在满足温饱需求后,对居住环境、食品健康、出行条件、医疗条件、精神娱乐等的要求会逐步提上日程,国家会出台相应的政策刺激消费。
中国政府不再追求经济率,而是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当前世界科技革命叠加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为中国未来中长期经济持续良性发展打好基础是关键。因此我们认为,在2021以及整个十四五期间,中国会持续加码对科技的投入,尤其是特定领域基础科研的投入,这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那么,与工业革命息息相关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则是促进实体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基础,国家会调动全社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各方面力量持续投入。
第四,外贸朋友圈继续扩大,产业链布局全面加强。
从全球经济发展横向对比和经济格局的演变来看,何晓宇认为我们的国家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近期中国与欧盟达成了中欧投资协定,与东盟及亚太四国达成了RCEP自贸协议,而且非常积极参与CPTPP谈判,这是中国主动融入世界,更深层次的开放的体现。
从2020年资本市场表现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资本的避风港和实现增值的最佳选择,2021年随着中国经济的报复式反弹,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将越来越强。在2020年,中国放开了资本市场的投资限制,增设海南自贸区等等,这一系列举措体现的是更加自信、更加开放的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新规则的制定,而且具有越来越大的话语权。短期来看,为最早走出疫情阴霾的中国创造了很好的外贸大环境;长期来看,这是为我国未来30年在谋篇布局,创造有利且有力的国际贸易和资本市场环境。
在大国博弈环境下,来自外贸、产业链供应的遏制基本失效,我们的朋友圈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2020年我国外贸出口走出了漂亮的增长线,前11个月的出口实现了逆势增长21%,达到了2018年2月以来的最高值,因为中国是全球工业门类和体系最全的国家,在疫情之下,世界各国停产停工的情况下,只有中国稳步复工复产,为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货物,成为世界抗疫物资供应的中坚力量。
何晓宇认为,总体来看,2021年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已经掌握了主动权。在世界经济仍存巨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中国会在2021年仍然保持强劲的高速复苏。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更能抓住机遇,得心应手地应对挑战。不管2021年如何外部力量如何对中国打压,我们完胜第一阶段的博弈,有了这次压力测试,中国在2021年已经掌握主动权。博弈会继续,但我们手中的筹码更多了。
(作者系中国政信研究院研究员 杜善凡)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