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内循环”下的中国经济和企业对策
中国经济“内循环”可行吗?
相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而言,中国经济具有实现“内循环”的基础,但单纯“内循环”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追求的是在“内循环”为主的基础上实现“内外双循环”。中国经济“内循环”的有利条件在于拥有足够规模的国内市场和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尽管在2008年之前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很高,经过过去十年的调整,国内最终消费在GDP中的占比已逐年上升(见下图)。
另外,从外贸平衡度来看,自2015年起,我国的净出口额也是逐年下降(见下图)的,2019年稍有回升。
但是,单纯看净出口额还不足以证明“内循环”是否可行,因为“内循环”不仅要求国内需求和供给总额平衡,还要求国内产出和国内消费需求相匹配。如果我们在某些领域的产能相对国内需求过剩,而另一些领域的需求又没有国内的供应可以满足,那“内循环”仍然不成立。为更好地了解这个问题,需要对外贸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根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8年12月发布的关于中国贸易附加值的研究,在2005~2016年十年间,我国出口总附加值(value added)中的外国部分由26.3%降低到了16.6%,下降了9.7个百分点,这个比例低于OECD国家和G20(二十国集团)国家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在这十年中,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升级速度很快,对国际产业链的依存度有所下降。
同时,由国外需求拉动的中国国内产业附加值由2005年的23.5%下降到2015年的16.7%,这意味着中国的产业正逐步从外向型转为内向型,更多地服务国内需求。更重要的是,总出口中包含的外国进口中间品从2005年的41.8%下降到2015年的30.3%,这说明国内的供应商正在逐步取代国外的供应商,本土化生产的比重越来越大。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与全球产业链的整合程度已经呈下降趋势了。以上变化都意味着,中国经济“内循环”早就处在一个不断壮大的过程。
但是,绝对意义上的“内循环”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产业链的全球整合可提高效率,创造巨大价值。并且,中国已经积累了大量产能,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要是此时放弃“外循环”方向的努力未免太过可惜。中美贸易摩擦并不意味着国际贸易再无拓展空间。相反,在当前的调整期,我们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调整期的磨合过程中,才能在新规则和新框架的建立过程中拥有更大话语权。这既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利,也是我们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应有的担当。尤需强调的是,国际环境越是不稳定,我们就越应该尽力与国际社会保持技术和创意方面的广泛交流。切忌固步自封,只有交流和碰撞才能使我们向着更有创造力的方向发展。“经济内循环为主”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长期方向,不应该影响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