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宏观经济 > 2020年下半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将如何持续发力?终于有答案了! 详情

2020年下半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将如何持续发力?终于有答案了!

国是直通车 / 2020-08-09 23:39:23
2020年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经济面临巨大挑战。如今,半年已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应对疫情冲击和稳经济等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下半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将如何持续发力?
 
2020年下半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将如何持续发力?终于有答案了!
 
近日,央行和财政部发布的两个重要报告给出了答案。
 
上半年经济好于预期
 
近日,央行和财政部分别披露了《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2020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以下统称:报告)。整体上看,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形势趋好,中国经济复苏步伐也在加快。
 
从财政政策层面上看,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国财政收支矛盾和财政运行压力虽有所增加,但随着复工复产和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成效持续呈现,中国经济复苏明显。报告显示,6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2%。增幅由负转正,年内首次实现月度正增长,财政运行逐步回稳向好。
 
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减税降费是直接惠企惠民和应对疫情对经济冲击的重要举措。目前,各项财政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市场主体受益明显。
 
报告指出,中国上半年实际减税降费超1.5万亿元,预计全年为市场主体新增减负将超过2.5万亿元。以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例,今年3月,官方实施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截至5月,享受增值税减免的企业和个人达191万户,新增减税达104.86亿元。
 
与此同时,抗疫特别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也顺利发行。截至7月31日,抗疫特别国债累计发行10000亿元;其他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也已完成全年计划60%以上。
 
中央财经大学中财—中证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表示,此次疫情给不少旅游、餐饮、酒店等行业带来经营压力,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以及各专项债券的顺利发行,不仅能有效对冲疫情影响,助力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对各行业复工复产复业和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货币政策层面看,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取得良好成效,中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呈现“量增、价降、面扩”的特点,金融对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增强。
 
报告显示,6 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 11.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 12.8%,增速均明显高于 2019 年;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26.5%;6月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4%,较上年12月份下降0.48个百分点。此外,普惠小微贷款已支持2964万户小微经营主体,同比增长21.8%。
 
货币政策报告也体现了对经济的乐观预期。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指出,一季度对国内经济的表述是“充分估计困难,切实增强紧迫感……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二季度变成了“经济还存在结构性、体制性和周期性问题……客观认识,理性看待,将改革和调控、短期和长期、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结合起来,增强经济竞争力”。
 
李奇霖表示,在字里行间中可明显感受到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紧迫感有所减少。并且在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增速较一季度回升10个百分点的评价上,央行报告中亦指出是“明显好于预期”的。
 
下半年如何发力?
 
关于下半年中国经济将如何布局,两份报告也指明了方向。
 
在财政政策方面,报告强调要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要求。如何做到积极有为?概括起来主要是发出一个“信号”,做好四个“对冲”。
 
一个“信号”指适当提高赤字率,将财政赤字率从2.8%提高至3.6%以上,赤字规模比2019年增加1万亿元,达到3.76万亿元。四个“对冲”指的是适度加大政府债券发行力度,增加政府投资,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对冲企业经营困难;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冲基层“三保”压力;加强预算平衡,对冲疫情减收影响。
 
在温来成看来,参照国际惯例中国赤字率近年来维持在3%左右,今年财政赤字率提到至3.6%,仍在合理可控范围之内,适当提高赤字率有利于给后期宏观经济调控留足回旋余地,以便能采取更为灵活的处理方式应对内外部形势的不确定性。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指出,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财政收支平衡面临较大考验,疫情的冲击、各项减税减费措施以及各项公共产品的稳定供给也增加了财政支出端的压力,因此下半年财政仍需做好科学调控,尤其是加强财政支出的合理识别及科学调度,将赤字控制在合理水平。
 
在具体举措上,财政政策报告中也列出了六项关键举措: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改善民生;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多措并举保粮食能源安全;以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保基层正常运转。
 
白景明表示,从上述六项措施中可看出下半年的财政发力点对经济社会坚持的“底线思维”始终贯穿其中,例如强调对就业和基本民生的保障等,这些将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起到“双支撑”作用。
 
以稳就业为例。报告将“保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并提出要用好用足抗疫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重点支持带动就业能力强的补短板项目,开发更多就业岗位。
 
再如“三保”方面,报告提出,将加大对地方支持力度,缓解地方收支矛盾;确保财力真正下沉到基层,快速高效发挥作用;强化库款调度,对困难地区予以适当支持等。
 
温来成表示,在疫情等内外部不确定性压力下,下半年财政收支压力更多还是体现在地方层面,尤其在市县级地区需预防局部债务率过高的风险。对此,他建议各地政府应加强预算平衡和政府债务管理,提高债务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尤其是做好专项资金投放,避免房地产和土地过度开发和违规举债等行为。
 
对于地方专项债的使用,报告中也强调,要严格专项债券用途,严禁将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用于置换存量债务,决不允许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同时,坚持不安排土地储备项目、不安排产业项目、不安排房地产相关项目等。
 
以三大确定性应对不确定
 
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报告指出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
 
央行表示,根据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阶段性特点,将灵活把握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坚持以总量政策适度、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支持实体经济三大确定性应对高度不确定的形势,支持经济增长向潜在增速回归,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江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屈庆看来,货币政策强调“精准导向”,反映出官方对于下半年货币政策精准调控的要求。
 
此前在定调下半年货币政策走向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官方亦强调了“精准导向”,并提及“要确保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
 
李奇霖表示,此次报告中所谓“精准导向”亦指信贷结构性向小微和制造业企业倾斜。
 
央行报告中提到,将引导信贷投放与企业复工复产需求相匹配,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进一步推动贷款向中小微企业倾斜,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支持。
 
有分析认为,这也意味着下半年信贷、社融将主要流向以制造业、小微企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部门,城投、房地产融资或会受到一定控制。但长期看,这也是“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的内在要求。
 
此外,报告还强调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在李奇霖看来,这实际是在强调政策的“直达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更好的总量调控效果,进而发挥结构性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
 
关于降低融资成本是否意味下半年降息降准,此间分析人士的预测也有不同看法。
 
李奇霖表示,从报告整体内容上看,不会有太强的宽松预期,但同时也不会明显收紧,原因一方面在于面对国内外环境形势复杂多变,目前实体经济仍需扶持,滴灌政策还得继续;另一方面,为了促进政府债券顺利发行,市场也需提供适当的消化空间和资金流动性。
 
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看来,降准降息的空间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国内外疫情形势和中美关系的发展,内外部形势仍具有较多不确定性。因此,应对内外部不确定性的做法即做到央行所提的“灵活适度”,要根据具体经济形势、疫情发展情况等因素而进行适当调试。
 
刘英表示,尽管今年中国不设GDP经济指标,但国内仍有诸多关键的经济任务需完成,例如兜底民生保障方面的“六稳”“六保”,全面实行小康社会、以及脱贫攻坚战等“硬任务”,因此为了下半年这些经济的“硬任务”能够顺利完成,预计货币政策仍将会保持一定的资金流动性。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