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发展新经济成效显著 新经济路径探索创举频出,新理念凸显
人民网四川频道 / 2020-07-30 14:56:53
原标题:以“场景”思维助推新经济发展的成都探索 作者:张 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成都在2017年率先提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并将其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高效能治理、市民高品质生活的重大战略部署,统筹施策、精准发力,推动组织架构“从无到有”、场景创新“从业到城”、空间布局“从点到面”,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塑造了“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品牌。
一、成都发展新经济成效显著,新动能积聚
2017年以来,成都积极推进新经济在全国率先起势,将发展新经济与培育新动能有机融合,不断壮大新经济市场主体规模,营造创新生态,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城市加快转型注入活力。经过三年探索实践,成都新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加快、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
(一)新经济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推动者
历经三年创新开拓,成都新经济蓄力成长,新经济企业每天诞生近200家,独角兽企业实现了从0到6的突破,获得风险投资从40亿元增至520亿元,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新经济活力指数、新职业人群规模均居全国第三,为成都疫前连续12个季度保持8%左右经济增速提供了强劲动能。疫情期间,一大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成都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引擎,助力成都成为全国复工复产复市最快、秩序活力恢复最好的城市之一,特别是第一季度GDP回落幅度在7座新一线城市中最低,表现亮眼。
(二)新经济成为市民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创造者
历经三年渗透融合,成都作为西南生活中心和西部消费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网络零售额突破3640亿元,持续领跑中西部城市,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突破200亿元,连续三年实现翻番,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消费指标全国领先,哪吒、王者荣耀等成都造新文娱产品引爆全球。此外,新经济引领下的公园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成为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第一个获批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城市。
(三)新经济成为城市高效能治理的有力参与者
历经三年探索蝶变,成都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手段不断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截至目前,成都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归集政务数据32亿条,面向社会开放1亿多条;《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2019)》显示,成都在城市治理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一,并先后荣获“互联网+政务”领域十佳优秀案例、中国网络理政十大创新案例、中国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
二、成都发展新经济路径探索创举频出,新理念凸显
全国率先设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率先提出应用场景理论、首创“城市机会清单”发布机制……作为全国首个系统提出发展新经济的城市,成都在发展新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创举频出,探索形成一套新经济发展的“成都路径”。
(一)以理论创新为指引,谋划经济发展新理念
1、明确新经济“成都定义”,探索经济发展新思路
2017年11月,成都新经济发展大会明确了新经济的“成都定义”,认为新经济是一种由技术到经济的演进范式、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的生成连接、资本与技术深度黏合、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作用的经济形态;同时系统地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成都发展新经济的战略目标、基本路径以及着力重点,包括坚持以新技术为驱动、以新经济为主体、以新产业为支撑、以新业态为引擎、以新模式为突破“五条路径”,聚焦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以及着力构建服务实体经济、智慧城市建设、科技创新创业、人力资本协同、消费提档升级、绿色低碳发展、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七大应用场景”。
2、首提“应用场景”理论,厘清创新发展新逻辑
新经济应用场景(以下简称“应用场景”)理论的提出是成都发展新经济的一项创举和推动产业发展的全新逻辑。相比土地、政策、资金等促进产业发展的传统方式,应用场景具有提供新技术以商业化的应用支点、链接新产品与市场需求、提供市场促进商业模式迭代等多重功能,是试验空间、市场需求和弹性政策的复合载体。通过主动培育和供给丰富的应用场景,为新经济企业发展提供应用、制造需求、创造机会,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新业态衍生发展、新模式融合创新、新产业裂变催生,推动新经济从创新走向应用、从概念走向实践。
3、进阶“场景营城”理念,构建全域发展新格局
随着实践的开展,成都对新经济以及应用场景的认识逐步系统和深化。2020年3月,成都召开“2020成都新经济新场景新产品首场发布会”,提出全面推进落实“场景营城”理念,并将其作为未来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场景营城”是通过应用场景的营造对原有城市生产、流通、消费活动进行重构,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高城市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质量,由内而外地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提升城市功能的一系列活动。成都提出从“城市级、产业级、企业级”三个能级层次开展“场景营城”,目标是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形成整座城市的场景矩阵,通过推进场景营城,从城市层面实施场景发布引领、产品和服务跟进、企业和政府协同。
(二)以实践创新为驱动,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1、持续开放城市级场景,聚焦协同发展增添动能
紧抓重大战略机遇,构建都市圈协同发展格局。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加强与重庆在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对外开放等方面的衔接互动,增强双城在经济和人口上的承载能力,共同打造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主动推动成德眉资一体化发展,发挥成都龙头作用和三市特色优势,协同打造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促进产业、人口以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做强做大成都都市圈。依托公园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绿色永续发展。公园城市是成都最大的新经济场景,最大的新经济平台。成都把公园城市示范区作为推动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围绕“绿道+”“公园+”模式,将公园城市建设与TOD综合开发有机结合,把环境健康融入公园城市建设中,并通过“场景营造+产业植入”的方式,努力打造一种“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活方式低碳化”的城市场景,助推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强化主体功能区战略,引领带动城市全域发展。以“高新区+东部新区”为发展新经济的主干区域,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新区的基础上,着力发展东部新区,将东部新区作为新应用、新模式、新场景的试验区,打造现代高端产业聚集区,推动新经济业态与现代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形成新经济高地,同时带动城市全域发展。
2、持续营造产业级场景,聚焦动能转换提供支撑
着力培育新型产业生态,培厚产业发展市场沃土。秉持“人城产”逻辑,以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建设为载体,加速先进生产要素聚集和产业配套链同城化,围绕新制造、新零售、新文创、新供应链等蓝海空间,打造创新应用实验室、未来场景实验室,实施场景示范工程,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融合创新、验证落地,帮助企业敏锐捕捉产业裂变的市场机会。加快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基于城市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聚焦“5+5+1”(第一个“5”是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五大产业,第二个“5”是指着力发展会展经济、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旅产业和生活服务业五大重点领域,“1”是指进一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重点产业领域,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构建“人工智能+”“大数据+”“5G+”“清洁能源+”“供应链+”为核心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开放型产业体系,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持续完善产业创新生态,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坚持以配置效率替代规模依赖,放手推进新经济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加强与国际国内知名研究咨询机构合作,强化新经济产业发展研究,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布局等工作;实施人才招引“蓉漂”计划,构建“政府服务+创业服务+生活服务”全环节人才服务链;着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计划,有效整合科技研发资源,全面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链条等。
3、持续培育企业级场景,聚焦场景供给释放机会
制定精准化支撑政策,为新经济发展要素培植提供支撑。围绕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新经济发展要素出台电商12条、包容普惠创新、大数据产业和人才等各类专项政策,精准解决新经济企业发展“痛点”,为创新创业提供要素支撑;开展全生命周期企业培育,深入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和“双百工程”,遴选重点培育企业和优秀人才,分层分级精准失策,对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给予补贴,为独角兽或行业领军企业开展“一事一议”服务,执行第一年即覆盖企业近600家。首创“城市机会清单”发布机制,为新经济企业链接市场需求。该机制旨在主动释放城市公共资源要素,将应用场景具象为可感知、可视化、可参与的城市机会,并以项目化、指标化、清单化方式向社会发布,为投资者、企业和人才提供创造新产品、满足新需求的机遇窗口。2019年,成都共发布四批次“城市机会清单”,累计12大类1500余条供需信息,促成供需合作200余项,实现融资近90亿元。2020年初疫情期间,成都再发布两次“疫情防控能力清单”,为新经济企业特殊时期创造新场景提供了沟通渠道、对接机制和机会。营造创新发展生态,为新经济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府服务方式,注重“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政府治理深度融合,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和信息公开,加快政务服务从网下拓展到网上,主动公开新经济重点领域发展方向、扶持政策相关信息;优化市场准入方式,精简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定期发布投资白皮书,建立市场开放先行城市。据万博新经济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后疫情时代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2020),成都凭借良好的营商环境闯入全国前十,也是西部唯一入选的城市。(作者为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