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失业的五个问题
中信证券研究 文|诸建芳 刘博阳 / 2020-07-24 14:59:47
来源:中信证券研究 文|诸建芳 刘博阳
国内疫情发生以来,居民就业问题压力凸显、失业率走高。市场有观点认为当前失业统计并未反映出就业市场的全部变化。我们认为从国际调查统计规范出发,失业率大体上是准确的,当前我国失业率高企更多反映的是结构性和季节性问题。随着经济逐步好转,失业率将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但即使就业目标满额或提前达成,政府也不会减轻对经济增长的诉求,宏观政策预计也将维持一定积极力度。中长期来看,中国劳动力市场将进入一个供需两端相对均衡的状态。
▍观测和理解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有助于判断宏观政策的边际变化。
国内疫情发生以来,对工业生产和服务业冲击较大,企业盈利下降,居民就业压力上升。今年2月,调查失业率大幅上升至6.2%,疫情后基本面表现逐渐好转,但调查失业率反映出的就业市场压力依然没有明显减轻,3-5月读数依然在6.0%左右。宏观政策层面,“六保”和“六稳”均将就业问题置于首位,解决就业问题是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宏观政策的落脚点,同时观测就业市场的变化也有助于理解宏观政策的边际变化。针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就业市场正在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变化,我们提出了以下五个问题并做出详细解答:
▍1、调查失业率是否反映了疫情发生以来全社会的真实失业情况?
有部分观点认为当前6%左右的调查失业率并未反映出疫情影响下的就业市场变化。国际失业调查的统计规范显示,在调查参考期内,城镇常住经济活动人口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工作至少1小时,包括休假、临时停工等在职但未工作的人员均称为就业人员。因此,受疫情影响导致的休假未上班人员并非算作严格意义的失业人口。另外,调查失业率也已经较好地包含了农民工的就业情况。
▍2、疫情后中国经济逐步转好,为何调查失业率还未明显回落?
从微观企业运行机理和宏观理论角度,失业率是经济景气情况的略微滞后指标。但当前较高失业率的背后体现出我国特定时期下就业市场结构性和季节性特点。一是海外疫情导致外需被压缩,国内外贸企业就业压力上升;二是大城市就业压力有所上升;三是今年大学毕业生再创新高,就业压力凸显。预计下半年失业率将缓慢下降至5.5%左右。
▍3、政府将如何解决就业市场持续面临的压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政府将稳就业着力点聚焦在保市场主体上。企业是承载就业的重要微观主体,保就业需要先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预期。今年政府预计将在财政、货币、投资、产业等政策上全面加强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另外民营小微企业+个体户的就业比重近60%,政策明显将重点聚焦于扶持中小微企业上。
▍4、如果年内新增就业人口和失业率的改善程度快于预期,政府对经济增长的诉求是否有所下降?
虽然政策目标定为新增就业人口和失业率,但两者或并不能反映综合就业市场动态变化。新增就业并非净增量概念,并不包含周期性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群。另外,由于疫情导致的全球产业链内卷化,或对国内相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人群产生压力。因此预计年内国内逆周期调节和规模性政策仍将维持相应力度。
▍5、中长期视角下,中国就业状况是否会持续承压?
未来劳动力市场供给方面,我国适龄劳动力人口总量已开始下降,考虑到我国人口出生率屡创新低,未来劳动力供给或将持续减少。劳动力需求方面,一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渐深化和改革措施的不断推进,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将提高。二是科技领域的高速发展也会导致劳动力需求的下降。例如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可能会对传统产业及其就业带来破坏性冲击,造成大量低端就业岗位的消失。因此总量视角下,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两端或将进入一个相对均衡的阶段。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