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转正”持续性待观察
中国经济时报 / 2020-06-30 11:42:09
原标题:5月工业企业利润“转正”持续性待观察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国家统计局6月28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23.4亿元,由4月同比下降4.3%转为增长6.0%,为今年来首次正增长。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实现今年各项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关键。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张厚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5月份工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归功于我国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战略成果,大量工业企业实现复工复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得以正常开展,工业经济秩序开始恢复。二是减税降费、减少贷款压力等政策切实减轻了工业企业负担,降低了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改善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是扩大内需、提振国内消费成效显著。
“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社会各方全面贯彻‘六保’方针,缓解企业成本上升趋势,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出台引导了传统重点行业如电力、石油加工、化工、钢铁等的效益明显改善,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与购进价格之差的扩大、投资收益的大幅提高、抗疫相关制造业持续快速增长等助推了5月利润状况的改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李江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从累计值来看,1至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434.9亿元,同比下降19.3%,降幅比1月至4月份收窄8.1个百分点。
“5月份工业企业效益改善具有短期性特征。疫情形势还有不确定性,如何强化工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推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更多行业效益趋向好转,是未来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李江涛说。
李江涛表示,第一,着眼于各类政策在中长期内能否保持延续性,顶层谋划系统性支持政策体系,防止出现反复性工业经济衰退现象。第二,着眼于工业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要领域,统筹推动“迈向中高端”导向的工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安全”导向的工业制造能力之间相互协调,进一步强化实体经济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的重大意义。第三,着眼于国内市场需求潜力的挖掘和提升是引领工业迈向国内大循环格局的基础,通过体制改革、政策障碍消除和社会保障完善等,多管齐下,打造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为标志的有效内需生成机制,尤其为制造业能在明显变化的国际环境中作出适应性、战略性转型升级提供内生动力。
张厚明认为,未来我国工业经济的最大挑战是能否实现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这是能否实现今年各项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关键。
他建议,第一,稳定和扩大工业投资。未来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应重点围绕扩大制造业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技改投资展开。
第二,深入扩大开放,确保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要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纽带,在沿线国家引入国内制造业价值链上的本土龙头企业的标准和品牌,顺应经济全球化横向分工的区域化集聚趋势,加快布局“以我为主”的区域产业链体系。要继续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将我国制造业企业有机嵌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使其变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以当前全球抗疫合作为契机,持续向国际市场提供防疫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原料药物等,维护国际市场供应链稳定。
第三,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拉动工业经济增长。当前在外需因疫情等因素影响不断衰减的情况下,应通过激发国内市场来增强工业投资与生产的动力,并以此带动工业经济增长。应充分挖掘国内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消费市场潜力,培育养老消费、新经济消费、新能源产品等绿色消费细分市场。针对国内高端产品市场消费外流现象,应鼓励相关企业以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来提升产品品质,实现相关产品的国产替代。推进城乡地区,特别是农村消费转型升级,引导和鼓励农村消费者增加汽车、新型电子产品、文化娱乐消费,从而有效拉动相关工业产品的生产与投资,促进工业经济增长。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