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变:GDP失速的“底线管理”与宏观经济“复活”
西泽研究院 / 2020-05-11 15:04:29
GDP超预期失速与宏观经济的阵痛
宏观经济离不开GDP的核心指标。国内经济经过四十多年的中高速增长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地方经济的竞争性,表现在地方政府对于经济增长的高度依赖性,县域的竞争带来了招商引资和大量的产业布局,形成了规模效应,短时间内带来地方经济的繁荣,但超预期失速则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阵痛。
(1)任何对GDP增速的误解都是“虚无主义”。早期来看,国内GDP的增长充满了戏剧性,既有内部改革开放启动后市场经济各要素生产的驱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庞大的市场和健全的工业生产体系,加上全球化的自由开放市场,为国内经济的迅速崛起提供了时间和空间。GDP增速效应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反过来吸引了更多的外来投资者产业布局和转移,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各类资源,城市公共服务、营商环境和人口素质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过去一贯强调的“唯GDP论”具有批判性,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具有很大的负面效应,消耗了大量资源,牺牲了资源生态,而且给未来的城市治理、地方产业升级埋下了隐患和风险,这也是很多城市经济发展进入到瓶颈期的原因。忽视创新和技术,失去控制的行政垄断和权力寻租等,给地方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县域竞争”的优势则成为了劣势,滋生了腐败,最终破坏了GDP增速的环境。
余永定教授曾提出,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贡献因素,要保持中国的长期的经济增长就需要考虑全要素生产率。目前,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路线图已经发布,提出包括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交易机制等重要指导意见,表明国内经济发展进入到实质性的改革阶段。打破过去行政垄断资源和不合理的限制,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高效配置,从结构性的改革层面破除GDP增长放缓的困局。
(2)没有GDP增速支撑,财政赤字难平。财政部最新公布数据显示,1-3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984亿元,同比下降14.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157亿元,同比下降1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24827亿元,同比下降12.3%。受疫情冲击,财政收入大幅萎缩,对于财政支出和财政政策的实施形成了一定掣肘,宏观经济调控将需要调整,应提供更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从财政收支的结构体系进行变革,而各地方GDP增速的修复和预期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合乎实际的增长预期和精准的宏观调控政策相得益彰。
目前部分学者建议取消GDP增速目标设定,也有如刘世锦教授强调的“相对增长率”等新的概念,事实上都离不开经济增长的核心命题。对于刚刚突破人均GDP1万美元的中国而言,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存量的结构性调整离不开GDP增速的支撑。在疫情冲击下,原本处于周期性下行趋势的GDP增速更是“雪上加霜”,这种非常时期,需要冷静客观面对下滑的趋势,并且看到近期各项指标恢复增长的态势,显示出中国经济的韧劲。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