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重磅报告!全球疫情负面影响或超预期!货币政策怎么走?哪些风险要注意?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0-05-11 14:40:46
导读: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由于今年以来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对全球经济金融造成巨大影响,报告明确“今年全球经济衰退已成定局”,各国陆续出台经济刺激政策,但后续经济发展隐患依然存在。
本次报告聚焦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发展及潜在风险隐患,以及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的成效和下一步的货币政策目标。
新冠疫情之下,中国的货币政策面临哪些挑战?下一步货币政策又该怎么走?
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释了一季度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并提示了疫情对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以及接下来货币政策的走向。
整体而言,
一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强化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二是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三是发挥货币信贷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四是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五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切实发挥好金融市场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防风险方面的作用。
六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
七是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确保风险总体可控、持续收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此外,央行还特别强调了要延续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要求等表述,称要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
3次降准释放1.75万亿 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央行的货币政策也有所松动,包括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了1.75万亿元长期资金,春节后投放短期流动性1.7万亿元等。
而与去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相比,在阐述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时,央行调整了对“逆周期调节”力度的表述,从“科学稳健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变为“加强逆周期调节”。
在流动性方面,央行提出要进一步把握好投放的力度和节奏,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
“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更加重视经济增长、就业等目标,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为有效防控疫情、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报告》表示。
在宏观审慎评估(MPA) 方面,一季度,央行对宏观审慎评估(MPA) 进行了调整。央行在宏观审慎评估中进一步提高了小微、民营企业融资和制造业融资的考核权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民营 企业和制造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并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据央行表示,下一步将有序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加强对转换进度的监测,将金融机构存量企业贷款转换进度纳入MPA和合格审慎评估考核,预计在8月底前可基本完成转换。
此外,央行还以专栏的形式通报了合计1.8万亿元再贷款的使用情况。
其中,第一批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政策已进入收官阶段。截至5月5日,9家全国性银行和10省市地方法人银行向7037家重点企业累计发放优惠贷款2693亿元,平均每户企业获得优惠贷款不超过4000万元。优惠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为2.50%,50%的财政贴息后,企业实际融资利率约为1.25%。
第二批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发放进度近80%。截至5月5日,地方法人银行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含贴现)3996亿元、支持企业(含农户)52.4万户。利率均不高于贷款发放时最近一次公布的一年期 LPR 加 50 个基点的要求。
第三批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已经落地,人民银行分支行有序开展发放工作,与前两批次政策有序衔接,将持续发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引导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2020年一季度,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多数经济体都采取了降息、补充流动性等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我国而言,报告称今年第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是总体可控的,短期面临的巨大挑战改变不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
在物价方面,报告称短期内,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可能从供求两个方面继续对物价形成扰动,应保持密切监测分析。
从基本面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供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全球疫情负面影响可能超预期 央行提示风险
报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全球经济遭遇供需双侧冲击,短期已滑入衰退轨道。尽管各国均已出台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抗击疫情,但政策力度和实施效果存在差异,在目前仍缺乏强有力的国际协调背景下,疫情或在全球出现反复,可能引发经济社会运行的多次“暂停”和“重启”。
央行《报告》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和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
一是全球疫情持续时间及负面影响可能超预期。欧美发达国家疫情仍然严重,重启经济的努力效果需要观察。部分发展中经济体、农产品出口国新增确诊上升较快,全球疫情未来走势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二是主要经济体高度宽松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和溢出效应需密切关注。货币和财政政策仅能对冲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未来全球经济复苏态势及金融形势根本上仍取决于疫情防控进展,非常规政策的负作用也会逐步显现。
三是国内经济仍面临较多挑战。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居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上升,产业链复工复产的协同配合有待增强,主要农副产品保供稳价需不断夯实。
四是我国国际收支和跨境资金流动也存在不确定性。一方面,主要经济体央行大幅放松货币政策加之我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领先,人民币资产较高的收益和相对的安全性可能吸引跨境资金流入。另一方面,外需持续走弱、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也可能引起出口减少和跨境资金流出。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部分内容来源:证券时报网(孙璐璐)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