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宏观经济 > 3月份我国宏观需求形势分析 详情

3月份我国宏观需求形势分析

中宏国研课题组 / 2020-04-28 22:39:46
 
1、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
 
3月份我国宏观需求形势分析
 
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 户)84145亿元,同比下降16.1%,去年同期为增长6.3%,降幅比1-2 月份收窄8.4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 户)增长6.05%。
 
东、中、西和东北地区投资增速降幅收窄
 
3月份我国宏观需求形势分析
 
东、中、西和东北地区投资增速降幅收窄。分地区看,东部地区 投资同比下降12.3%,降幅比1-2月份收窄7.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 下降27.8%,降幅收窄4.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下降10.8%,降幅 收窄14.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下降14.2%,降幅收窄4.7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累计同比增速明显下降。
 
3月份我国宏观需求形势分析
 
1-3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 47804亿元,下降18.8%,降幅收窄7.6个百分点,降幅比固定资产整 体投资增速高2.7个百分点。
 
当前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受疫情影响投资明显 下降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各地采取延长春节假期、推迟开工和延 迟复工、减少人员聚集等措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投资项目受 施工天数明显减少,开复工率普遍较低等因素影响,1-3月份全国固 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1%。
 
二是在投资整体下降的同时,高技术产 业、卫生等领域投资降幅要小,其中一些行业还保持较快增长。高技 术产业投资下降12.1%,降幅小于全部投资4.0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 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下降13.5%和9.0%。高技术制造业 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投资增长3.2%。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投资增长39.6%,专业技术服务投资增长36.7%,科技成果转化 服务投资增长17.4%。社会领域投资下降8.8%,其中卫生领域投资下 降0.9%,降幅低于全部投资15.2个百分点,生物药品制品制造业等与 抗疫相关行业投资保持增长,重点防疫工程建设快速推进。
 
此次疫情总的来看是短期的,不会改变我国投资长期持续平稳增 长的运行态势,在政策支持和市场力量作用下投资将逐步恢复正常增 长。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 列稳投资政策,强调要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随着政策的推进落 实和疫情的有效控制,我国投资将逐步回归常态,投资活力将进一步 激发,有效投资需求将持续释放,投资有望逐步恢复向好。国家统计 局5000万元以上的投资入库项目,一季度是11477个,比上年同期还 增加了144个。总体判断,预计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下降10%左右。
 
2、社会消费品零售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降幅收窄。
 
3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6450 亿元,同比下降 1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 18.1%,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降幅比 1-2 月份收窄 4.7 个百分点。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 23841 亿元,下降 15.6%。
 
当前消费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疫情对消费市场短期影响较大, 商品零售额大幅下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按照疫情防控需要, 居民主动减少外出购物,纷纷取消聚餐聚会,非生活必需类商品销售和餐饮业受到明显冲击。同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有关暂停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紧急通知,景区订票大幅取消,旅游企业暂停经营,旅游住宿等相关行业也受到严重影响。二是零售和餐饮企业加速转型,网上商品零售保持增长。为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零售及餐饮企业积极开拓线上业务,加快发展互联网销售、外卖送餐等无接触服务。1-3 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 22169 亿元,同比下降 0.8%,降幅比 1-2月份收窄 2.2 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18536 亿元,增长 5.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23.6%;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 32.7%和 10.0%,穿类商品下降15.1%。三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商品呈现增长态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和中西药品类商品分别增长 12.6%、4.1%和 2.9%, 比 1-2 月份分别加快 2.9、1.0 和 2.7 个百分点。
 
从市场潜力看,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乡村市场蕴藏较大潜力,是我国消费市场稳定发展的有力支撑。近年来, 随着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居民消费能力持续增强。同时,我国乡村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营商环境改善、农村居民购买力提高以及线上销售渠道向农村地区下沉,乡村市场消费潜力正在逐步释放。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我国居民消费增长潜力和优化空间巨大。从消费环境看,下沉市场、社区电商这些新模式在逐渐兴起, 消费设施日益完善、消费环境不断改善。从供给来看,推出的一揽子支持平台经济的措施会促进平台经济发展,包括“互联网+服务”“互联网+生产”,会从产业和供给方面给予消费足够的支持。巨大的消费潜力正在逐步释放,消费有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和条件。但也应该看到,城镇就业压力较大,居民持续增收制约因素增多。缺乏收入强劲增长的支撑,消费大幅度改善的可能性也不高。加上近年来居民加杠杆购房,房贷月供对消费存在一定的挤压作用。
 
1-3 月份市场销售明显下降主要是受短期外部因素冲击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只是暂时被抑制,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并未消失,短期波动不会改变长期向好发展趋势。我国消费市场规模大、潜力足、韧性强的基本特点没有改变,消费市场长期稳定增长和加快转型升级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后期随着疫情因素消除,抑制性消费逐步释放以及市场供给结构持续优化,我国消费市场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综合考虑, 预计 4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将收窄。
 
3、对外贸易
 
3月份,出口增速降幅收窄,进口增速由负转正。
 
3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2.45万亿元,同比下降0.8%,降幅较1-2月收窄8.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9万亿元,下降3.5%;进口1.16万亿元,增长2.4%。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我国进出口总额6.57万亿元,下降6.4%。其中,出口3.33万亿元,下降11.4%;进口3.24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983.3亿元,减少80.6%。
 
当前我国外贸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关注。
 
一是从市场看,对东盟出口增长 2.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下降 1.8%,分别好于整体出口增速 13.8 和 9.6 个百分点。对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出口分别下降 23.6%、14.2%、14.1%。
 
二是从经营主体看,民营企业出口占比达 51.4%,较去年同期提高 2.1 个百分点,体现出较强韧性。
 
三是从主要产品看,集成电路、医疗器械出口增速分别高于整体 23.3、10.2 个百分点。服装、鞋靴、家具等产品出口受到较大冲击,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深于整体 3.9 个百分点。
 
四是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出口下降 17.3%,跌幅深于整体 5.9 个百分点。
 
从月度看,随着国内复工复产进度加快,外贸企业加快节前订单生产,抢时间抢履约,同时海外疫情影响存在滞后效应,3月进出口降幅收窄。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但同时,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带来严重冲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发生衰退,世界贸易组织也预测今年全球货物贸易下滑较大。国际市场的需求萎缩必然会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冲击, 外贸新订单减少等问题开始逐步显现,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不容低估。疫情对外贸的影响从以供给侧为主转向需求侧为主转变。从近期对重点省市、各进出口商会、重点企业的摸底调研情况看,外需下降是外贸企业面临的最主要困难,企业普遍反映在手订单取消或延期、新接订单困难。但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支持企业渡难关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促进稳外贸工作,出台保障疫情防控物资零延时通关、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外贸稳增长、支持中欧班列和综合保税区发展的多项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和外贸稳增长。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以及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步伐加快,市场信心也在稳步恢复。应该说疫情对进出口的影响是暂时和阶段性的,外贸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综合考虑基数等因素影响,预计 2020 年 4 月份外贸进出口额增速依然呈下降态势。
 
4、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
 
利用外资当月同比增速降幅收窄。3 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 81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14.1%,降幅较 2 月当月收窄 11.5 个百分点。1-3 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实际使用外资 2161.9 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 10.8%(折合 312 亿美元,同比下降 12.8%;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下同)。1-3 月,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5.5%,占服务业比重达 29.9%,其中,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同比分别增长 28.5%、62.4%和 95%。
 
尽管疫情对在华外资企业造成一定影响,但中国没有也不会出现大规模外资撤离情况。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在中国长期经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没有改变。据监测,目前在华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率稳步提升。对全国 8700 余家外资重点企业的调查显示,截至 4 月 14 日, 复产率超过 70%的企业占 72.8%,较上周提高 0.9 个百分点。据有关调查,中国华南地区 98%的日资企业已恢复生产,开工率达到 100% 的企业占 41.4%,开工率为 80%至 100%的企业占 42.3%。其他地区日企复工也取得积极进展。在华生产率先恢复,有力支持了日企经营和稳定发展,已有很多日企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进一步开展对华投资的意愿。根据中国美国商会 2020 年《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 尽管目前美国在华企业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等一些问题,但从长期来看,中国仍会是大多数在华美资企业的重点市场。华南美国商会疫情影响报告显示,75%的受访企业表示,无论疫情影响如何,不会改变在华再投资计划。事实表明,中国仍然是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2020 年,“稳外资”将继续发力:
 
一是放宽市场准入,继续缩减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允许更多领域实行独资经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二是优化外资结构,加快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鼓励外资投向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中西部地区。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
 
三是改善营商环境,部署推进制定《外商投资法》的相关配套政策,完善中央和地方外资投诉处理机制,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一流环境。
 
四是发布了《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促进外资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加大投资的力度,向全国复制推广了自贸试验区第 5 批 18 项改革试点经验,出台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的意见,进一步发挥经开区的引资平台作用。
 
从中长期看,我国吸收外资具有相对突出的优势和条件,经济高质量发展、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齐备完整的产业链条、纪律严明生产高效的产业工人、规模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全面扩大对外开放、营商环境日益优化、以及新的发展动能和竞争优势日渐形成并巩固。但中美贸易摩擦给吸引外资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基于上述判断,预计2020年我国吸收外资规模(以美元计价)将保持在1450亿美元左右。
 
对外投资呈下降态势
 
2020 年 1-2 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7 个国家和地区的 1733 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 1078.6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8%(折合 155 亿美元,同比下降 1%)。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 1080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9.5%(折合 155.2 亿美元,同比下降 12%),新签合同额 2150.3 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 38.3%(折合 309 亿美元,同比增长 34.5%)。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 3.9 万人,同比减少 2.9 万人,2 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 77.8 万人。
 
2020 年 1-2 月,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对“一带一路”投资合作增幅较大。1-2 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 48 个国家有新增投资,合计 27.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3%。在“一带一路”沿线的 59 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 153.6 亿美元, 同比增长 25.6%,完成营业额 91.4 亿美元。二是对外投资结构持续多元。1-2 月,对外投资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和采矿业等传统投资领域,占比分别为 40.8%、15.1%、11.3% 和 8.9%。其中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63.3 亿美元,同比增长 43.2%, 成为增速最高的领域。三是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大项目增多。1-2 月, 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在 5000 万美元以上的项目 115 个,较去年同期增加 29 个,占新签合同总额的 83.9%,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建设、电力工程建设、一般建筑项目、通讯工程建设和石油化工项目等。
 
基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稳定的要求,对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可能会对对外直接投资采取一些窗口指导、风险警示等调控措施。综合考虑疫情、上年同期基数等,预计 2020 年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可能在 1250 亿美元左右。
 
中宏国研课题组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