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宏观经济 > 熊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六大失衡与对策 详情

熊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六大失衡与对策

泽平宏观 熊柴 / 2020-04-14 11:45:43

房地产调控失衡

 
 
1.2房地产调控失衡
 
中国房地产调控重抑制需求轻增加供给,重短期调控轻长效机制,且信贷政策变动频繁。
 
第一,过去二十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重使用需求端的短期行政手段,如“调首付比例”、“调贷款利率”、“限购”、“限贷”、“调交易契税”等。但需求抑制是暂时性政策,误伤刚需购房者,而且调控政策松动后需求容易大幅反弹。而供给端政策,则着力不足,导致供需失衡。
 
第二,2002-2018年,我国共经历了6轮调控,政策切换往往都是应对风险的应急性选择,长效机制构建不足。例如为应对金融危机,2008年刺激政策出台,但房价在2009年空前暴涨;2010年起“国十条”、“国四条”紧急出台遏制房价上涨;2014年起行业面临高库存风险,随即刺激政策再度开始,又引发2016年以来新一轮房价暴涨,2016年“930”政策再度紧急收紧。
 
第三,中国住房金融政策被作为稳周期的调控手段,变动频繁。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金融面临三大问题:一是货币超发助涨房价;二是住房信贷政策变动频繁,居民在政策放松时过度加杠杆;三是房地产融资政策变动幅度较大,房企对未来融资政策预期不稳。比如,在住房信贷政策方面,2003-2018年累计动用全国性金融调控达12次(不含16年推行因城施策后各地的调整),首付比例在20%-60%之间变动,利率在基准利率7折-1.3倍间变动。不稳定的住房信贷政策不利于市场平稳,居民在政策放松时过度加杠杆。2014年“930”至2016年“202”住房信贷政策不断放松,包括放宽贷款资质认定标准、降低首付比例、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增加利率折扣等,刺激居民贷款买房。2014-2016年住房贷款发放额/GDP从5.4%上升至10.8%,居民部门杠杆率从35.7%快速上升至44.5%。(详见恒大研究院2019年7月报告《中国住房制度:回顾、成就、反思与改革》)
 
2015年以来长效机制逐步推进,但限售、限价、限签等当下不合时宜的调控政策尚未修正,金融、土地、财税、住房保障等一揽子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建立。自2015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建立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以来,长效机制建设稳步推进,从“加快研究”、“建立完善”、“实施试点”、再到“全面落实”。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2020年初,央行工作会议指出,加快建立房地产金融长效管理机制。总体来看,当前限售、限价、限签等当下不合时宜的调控政策是在炒房活跃、房价非理性上涨时期的应急措施、有待修正,金融、土地、财税、住房保障、市场管理等一揽子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建立。比如,限售限制产权自主交易,影响业主资金周转和自住性购房;限价人为扭曲价格,导致新房二手房价格倒挂;限签造成网签堰塞湖,房价统计数据失真。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