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疫情全球大流行冲击 实施一揽子纾困救助计划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 2020-04-13 12:05:48
疫情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产生明显负面冲击
二、疫情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产生明显负面冲击
一是在疫情冲击下,经济增长明显下降。在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同时遭遇供给侧和需求侧冲击,全球大流行又使中国经济同时遭遇外需和内需冲击,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遭遇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幅下降。虽然近期制造业复工率达到80%以上,但餐饮、航空、旅游等服务业复工率较低。同时因海外疫情暴发,海外订单急剧减少或遭取消,进出口受阻,供应链中断,部分地区复工难以复产,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
二是就业遭遇突发冲击,城镇失业明显增加。新冠疫情造成一季度失业率攀升较快,隐性失业规模较大。如果考虑农民工返乡后未能返城导致劳动参与率下降等因素的变化,失业问题更加严峻。主要原因在于疫情直接冲击消费和中小微企业,与消费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和中小微企业是就业的主体。一季度末,企业复工仍然不足,企事业单位人员招募后延,制约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创新创业活动受疫情影响较大,不少原有的创新创业平台项目质量不高,疫情冲击加速了部分“温室式”创新创业平台的消亡。
三是食品价格上涨明显,结构性通胀通缩并存。当前我国一般物价呈现出典型的结构性特征。一方面,受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影响,CPI处于高位;另一方面,更能表征宏观经济冷热状态的核心CPI、PPI、GDP平减指数均较为低迷,工业领域面临结构性通缩风险。新冠疫情暴发后,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因供不应求,价格出现较快上涨。蔬菜、水果、肉类等对物流依赖度较高的商品,也在部分地区出现了供需传导受阻的局面,消费者面对的菜价、肉价上涨,买菜买肉难,生产者却面临库存积压,卖菜卖肉难。受疫情影响,餐饮、住宿、旅游、交通运输、电影等大部分服务品需求断崖式下跌,均衡价格大幅走低,甚至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四是贸易规模明显下降,经常项目出现逆差。随着疫情全球大流行,海外需求明显萎缩,进口面临供应链中断风险,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规模都大幅下降。2020年1~2月份,我国货物贸易逆差71亿美元,是我国自2012年2月以来首次在年初两个月出现货物贸易逆差。出境旅游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中占比最高的一项,随着国际旅行中断,出境旅游逆差显著下降。但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萎缩将不利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按美元计,2020年1~2月,尽管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显著收窄,但由于货物贸易由原先的较大顺差转为逆差,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出现逆差377亿美元。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