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基建千亿展望 潜力巨大但问题很多
充电利用率低,运营商持续亏损,建桩积极性弱
2.2.4 充电利用率低,运营商持续亏损,建桩积极性弱
据中国充电联盟披露,截至2019年12月,我国公共充电桩交流桩和直流桩分别占比58%、42%;2019年新增公共充电桩交流桩、直流桩分别占比58%、42%。以公共直流桩为例,其核心零部件直流模块(切换交流成直流)成本占比较高,近80%;近几年成下降趋势,降幅逐渐趋缓,截止到2019年价格在0.4元/W左右;根据下列合理假设,测算其实现盈亏平衡的充电利用率应在8-10%之间,与主流充电桩运营商反馈基本一致。
1)固定成本:设备成本在2.5万元(50kW*0.4元/W÷80%),考虑配电和土地建设施工成本,合理估算在5-7万元,以6万元记;2)营业收入:按照0.7元/kWh充电服务费(考虑分成之后);3)相关费用:贷款比例50%,贷款利率6%,设备折旧10年、年设备维护+人工费用为初始成本10%。
根据计算,年平均营业成本在1.38万元,对应需充电19700kWh,也即50kW充电桩需充电394h,充电利用率需达到9.0%方实现盈亏平衡(交流桩基本也维持在该水平)。
充电桩投入大,盈亏严重依赖充电时长,增加充电桩数量与提升充电利用率很难同时实现。据上海唯一官方平台—上海充换电设施公共数据采集与检测市级平台统计,2019年上海市公共充电桩,狭义公共充电桩、公共专用桩、小区专用桩、单位专用桩、物流专用桩充电利用率分别为1.47%、7.54%、2.80%、1.33%、1.16%,远未达到盈亏平衡点。即使是充电桩数量排名第一的特锐德也只在2018年达到12.12万台充电桩、11.3亿kWh体量才实现盈亏平衡。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