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看发展:中国正处在迈向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期
财经智库CASS / 2020-03-31 15:31:36
从区域关系看,中国进入城市区域荣衰的博弈期
三、从区域关系看,中国进入城市区域荣衰的博弈期
(一)理论与经验:区域发展将经历从集中聚集向局部扩散的过程
基于要素和环境空间异质性现实,大国的区域经济是不同步的。无论经济增长或结构升级,每个阶段一般都将经历从中心到边缘、从聚集到扩散的梯度发展过程。一些区位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通过聚集全国甚至世界的生产要素率先崛起,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受成本上升和规模不经济的倒逼,在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上都存在从局部到全面扩散的趋势,从而带动全国经济的共同繁荣。美国发展就是历经东北崛起,然后是中部蔓延,西部开发,最后再向南部阳光地带繁荣的演化过程。
(二)历史与未来:“东中一体”将支撑中国区域全面转型
1. 中部的崛起与“东中一体”的趋势初现端倪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的空间格局两度重塑。1978 —2013 年,先前贫穷的东南沿海边陲持续崛起成为中心,而过去繁荣的东北及中西部龙头中心不断衰退成为边缘。2013 年后,随着东部中心经济要素的扩散以及现代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带来的显著时空压缩影响,东部地区及其近邻的中部地区构成的区域,北至京呼线、东南临海、西抵东经 110 度经线附近山区绵延带的网络状城市体系,聚合成“一网”的趋势愈发明显。东中部地区已经成为中国人口的主要承载地,其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了 65%(见图 10),而根据《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2018》, 2018 年中部地级以上城市的竞争力平均上升 2.5 个名次。
2.“东中一体”和中部成功转型将坚实支撑中国区域全面转型
未来十五年,如果上述趋势持续,中部地区在崛起的基础上实现成功转型,中国分量最重的两大区域一体化和现代化,不仅决定中国区域转型是否成功,而且将为转型全面扩散即带动少数落后地区的转型创造有利条件。中国现代化趋势从区域层面将不可逆转,中国全面转型和繁荣将指日可待。
(三)问题与风险:南北分化加剧威胁区域转型和东中扩散的进程
区域间从聚集和分化走向扩散和收敛的过程中,受一些内生和外生条件及其变化的影响,区域之间聚集和分化的力量也在不断生成和变化。近年来,美国在总体收敛的过程中,受科技创新、全球一体和产业转移的影响,出现严重的区域分化。
1. 中国近年来南北分化持续加剧
一方面,对外开放、全球一体化和全球产业链调整导致区域经济的分化,东北、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城市因全球化产业扩张的冲击而衰落,而加入全球产业链的东部沿海城市迅速崛起;另一方面,在东部沿海城市走上工业化带动城镇化道路的同时,那些没有太多全球化制造业发展机会的城市,为了促进经济增长,走上了一条依靠政府投资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城市发展的道路,不仅不可持续而且带来了诸多问题。此外,南北城市无论是市场化制度和重视商业文化都有着较大差异,北方一些城市受资源枯竭和环境的影响,后发面临相对更多的约束。若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划分中国南北方,可以发现 2018年中国省区 GDP 增速总体上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常住人口增幅较快省份同样大多分布在南方地区(见图 11)。《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2018》的统计显示(见图 12), 2018 年北方地级以上城市排名平均下降 6.2名,南方平均上升 6.6名。
2. 北方经济放缓与衰退似有向南方全面蔓延的危险
从近年来的省市经济增长看,北方的经济放缓或衰退已经跨过辽河、海河甚至黄河。当前中国区域经济正处在“南北分化”和“东中收敛”的博弈期,也正处在衰退与繁荣犬牙交错较量中,且衰退区域似有不断扩大的迹象。
未来十五年,东南积极向上的繁荣力量与东北消极向下的衰退力量将进行持续的较量。如果衰退继续向淮河和长江蔓延,则全国衰退和繁荣的力量和版图对比将发生逆转,全国区域的增长、繁荣、转型和现代化将受到严峻挑战。
(四)目标与对策:以“东中一体”应对“南北分化”
未来区域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每一区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确保稳健发展和持续转型,各区域之间分工合作和相互协调确保共赢发展,更多的区域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东中一体”应对南北分化。确保东部中心繁荣和转型的向外扩散,阻止北方衰退向南蔓延,中部地区显得特别关键。中部地区也拥有迎接东部扩散和加快发展的条件,促进东中一体,可以使东部与中部相互分享外部性,在促进中部地区持续崛起和转型的同时,也推动东部进一步增长和升级发展。
首先,重新调整中国经济的分区战略。由原来的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四分区调整成“东中自主发展”和“北西政策扶持”的二分区。东中部构建自主发展区,让中心从东部扩大到中部。按照空间聚散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东中部地区具备自我强化的发展能力,通过建设高标准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可以促进区域良性竞争和分工合作,实现共同繁荣。东北和西部构建政策扶持区,由边缘上升为对外开放的前沿。按照空间聚散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边缘的落后区域完全依靠市场发挥作用可能导致人口不断流失和经济持续衰退,必须统筹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采用政策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模式。在政策扶持区以五带为依托重点发展主要城市群,对群带外一些特殊地区应加大政策倾斜,实施点状开发。同时应加强五线与国际通道的互联互通,拓展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将东北和西部从边缘上升为前沿。
其次,抓紧实施东中一体的网络化发展战略。历史上东部和中部是我国主要的人口聚居区,因发展阶段、交通不畅和制度壁垒才使得两地分离。从发展规律看,区域间经济分化、收敛是与空间的点状、线状和网状发展相对应的。未来东中不仅具备一体的条件,也具备网络化发展的条件。为此,一方面,快速化、网络化的现代交通体系带来了显著的地理收缩效应,东部和中部由分离迈向一体,在北至京呼线、西抵东经 110°山区绵延带、东南临海的广袤空间里形成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超级中心。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减少行政干预,打破行政壁垒,促进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产业体系的自由流动和一体化发展,促进转型升级和协同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再次,加快筑牢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长江防线。促进东中一体和应对南北分化的关键是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一是长江流域的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占到整个中国的 50% 左右,长江流域的事情搞好了中国的事情也就基本搞好了。二是“东中一体”的主轴是长江经济带,通过长江经济带的一体化发展可以带动东中一体。三是南北衰荣较量的关键在长江一线,如果能够保持长江经济带的繁荣,就可以阻止北方衰退向南蔓延,并有条件将繁荣的版图向北方淮河、黄河、海河等推进。反之,衰退将可能更快地向南推进。长江经济带要做到“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关键是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让绿色成为增长的内生动力和升级的杠杆动力,化解两者的对立,在泛绿发展、浅绿发展和深绿发展做出权衡。与此同时,还应促进黄河、珠江、淮河、汉江等重点流域经济带上中下游间的区域合作。
最后,加快实施多个经济区的一体化战略。要利用次区域内发达中心向外扩散阶段性规律,加快规划和建设多个一体化经济区,要在经济区、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层次上,构建一体化、网络化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体系。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心区域的外溢效应,带动边缘地区发展;另一方面,疏解中心区域的非核心功能,解决中心区域过度聚集带来的外部性。关键是要优化公共产品的空间配置,在网络化和均等化的同时,将优质的公共服务向周边区域重点和合理地转移。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