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经济刺激政策:中国和美国最大的区别在哪?
谭雅玲:中国对经济复苏有点过于乐观
与美国相比,我们的货币总量已经严重超出了经济总量。中国现在的经济总量不到100万亿,但是货币总量是200万亿,这种超限就预示着未来存在特别大的风险,所以央行的政策和离岸上的操作就有很大的差别,甚至背道而驰。
*小巴注:中美两国货币总量指标口径不同,不能简单对比。
上一周,在岸价格,美元和人民币共同贬值,美元贬值比人民币严重,而离岸是倒挂,美元在贬值,人民币在升值。
中国的复杂局面就在于,内在货币部分已经超标了,可以发挥的空间很窄;另一方面历史遗留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也使得短期的财政刺激政策,或会进一步加剧这一负担。
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仍处在过渡阶段。尽管这次疫情期间,计划经济带来的体制优势帮助我们在疫情控制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疫情得到控制后,我认为我们对于经济的复苏还是乐观了点。
这次疫情,对我们现有的基础实力的打击较大,我们的转型都是需要在强大的基础能力上才能实现,如今这一条件因为疫情影响已经发生不稳,转型在一定程度上被延缓。尽管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短期的消费刺激政策如消费券等,但某种程度上,人们的心态和情绪也因疫情发生变化,这次疫情带来了明显的收入不足等情况,因此所谓的报复性消费也并没有那么容易实现。
目前,提升中国的信心是很重要,但也要有更客观清醒的认识。任何一个事情有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各种考量,美国做所有的事,就是从长期到短期,而不是从短期到长期。我们以为他们做得很夸张,看待这些深层问题需要更专业的视角,但是我们的舆论忽视了其中专业性的部分,表述较为随意,把它变成一个通俗性,甚至娱乐性的东西,对社会和大众存在一定性质的误导。
本篇作者 | 李梦清|拾月|当值编辑 | 何梦飞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