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宏观经济 > 十四五规划趋势判断 详情

十四五规划趋势判断

2020-03-28 21:14:13
(一)更加追求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到4-5%的区间,但更强调高质量发展。会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优化社会综合治理结构,生态环境保护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等方面综合施策,系统性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二)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未来,国际贸易摩擦将成为新常态,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成为新常态。稳步扩大开放,依托一带一路、放管服改革、互联网+经济等措施,抢占国际中高端产业链,促进重点产业和企业国际化发展,推进区域经济成为国家开放发展的新动力。
 
(三)将创新确立为经济发展动力
 
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在创新,创新发展会成为“十四五”期间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
 
1、盘活创新要要素,盘活科技、教育、人才、国防科技等创新要素,推进存量资源向现实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转变,形成区域性创新发展新引擎。
 
2、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在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城乡要素互动、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市场化资源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支持培育黑科技企业、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和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等方面实施重点支持。
 
(四)在城市化上有突破
 
按照我国已经形成的一线城市、中心城市、城市群、都市圈、特色村镇、中心社区、美丽乡村等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城乡人口双向流动,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
 
进一步放宽城市准入门槛,提高城市常住人口城镇化户籍率。放活城市要素向农村流动限制,支持城市人口、资金、技术、管理等先进生产生活方式向农村自由流动,为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增强新动能。
 
(五)坚持生态环保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刚性指标,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
 
十四五期间会重点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综合治理、蓝天保卫、自然灾害防控、构建防护林带、稳定提升森林、绿地面积等方面制定负面清单和具体对策。
 
(六)在社会事业上有新突破
 
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文化、体育、旅游、健康养老、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和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等方面提出指标体系。
 
(七)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
 
十四五期间会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十二强”的要求,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推动战略性支柱产业、高成长性新兴产业、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和支撑就业创业的传统产业升级。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