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目前,新冠疫情已经对经济产生了剧烈冲击,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很大,冲击甚于2008年金融危机。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断崖式下跌,从50.0降至35.7,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为2005年开始公布数据以来最低。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35.7,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创历史新低,由于餐馆、旅行社和其他行业都停止营业,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从54.1骤降至29.6,同为历史新低。从环比降幅看,非制造业受到的冲击大于制造业。
零售业情况也不容乐观,遭遇断崖式下跌。1-2月社零总额同比降20.5%,疫情对零售影响远超金融危机。除食品、粮油、饮料外,绝大多数品类零售同比下跌。工业、投资增速降至多年来低位,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其中制造业降15.7%。
分行业看,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支柱行业受打击。房市方面,2020年春节后两周内,楼市成交量接近零;房地产投资增速-16.3%,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增速大幅下滑,只有施工面积维持小幅正增;受疫情影响,土地和商品房销售均显著回落,符合地产销售高频指标走势。
房地产销售停滞,商品房销售活动几乎暂停。春节后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持续走低,连续两周多接近0销量。
2月10日起销售逐步恢复,但目前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总体上只有去年可比时期的不到一半。部分地市拟出台放松限购政策提振需求,但很快撤回,“房住不炒”仍将坚持。
除此之外,通用设备、运输设备、纺织、金属制品、橡胶和塑料制品等下滑也较为明显,降幅均超25个百分点。分品类看,汽车和水泥产量分别下降45.8%和29.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5%(民间投资下降26.4%)。制造业投资跌至-31.5%,其中纺织、汽车、通用设备、运输设备等跌幅最大,与工业生产数据相符。全口径基建投资增速降至-26.9%,建筑行业返工受阻、复工迟缓对基建增速造成较大拖累。
外贸压力骤增,疫情下生产受阻是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出口下滑,将造成长远影响。中国出口贸易在今年1-2月下跌了17.2%(美元计价),进口同比-4%,虽略好于2008年同期,但由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仍处于早期阶段,随着企业逐步复工,国内出口产能有望恢复正常,但后续需关注海外疫情扩散对外需的影响。
那么,真实的复工情况究竟如何呢?根据发电耗煤数据估算,截至3月11日,工业企业真实复工率接近75%,企业逐渐复工,但进度不及各地公布水平。大型企业相对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快。工信部表示,截至2月26日全国中小企业复工率只有32.8%,并且企业规模越小、复工率越低。
面对疫情冲击,中小型企业面临生存压力,潜在债务违约风险更大,新三板样本企业2018年利息费用保障倍数为5.25,2019年预测值则大幅下滑至3.58左右,偿付能力明显弱于A股。以2019年预测值为基准,A新三板样本企业的盈利下滑50%,则利息费用保障倍数将下降至1.8倍左右。2018年年报数据来看,利息费用保障倍数低于1的公司数量占比为41%,低于3的为52%。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