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宏观经济 > 十字路口:关于疫情冲击的几个关键判断 详情

十字路口:关于疫情冲击的几个关键判断

彭文生 / 2020-03-20 15:20:54
文 | 彭文生
 
➤ 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尤其美国股市大跌,甚至带来发生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的担心。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往往是加剧经济周期下行或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政策应对的目标就是要想办法消除恐慌情绪。但控制疫情需要一些恐慌情绪,这是一个内在的矛盾。随着严格的控制措施逐步到位,恐慌情绪将会下降,对稳定预期有帮助,有利于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但其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开始增加。
 
➤ 疫情对各国的影响存在差别,在中国供给冲击更大、欧美主要是需求冲击、美国叠加金融冲击。美国的金融体系以资本市场主导,股市下跌对消费有影响,如果真的发生金融危机,银行信贷紧缩,投资也会受到影响。当然,供给和需求冲击的相对重要性可能是演变的。所以无论中国还是欧美,一个关键的问题是疫情持续的时间。
 
➤ 就主要经济体来看,未来几周疫情蔓延的势头将大概率得到有效遏制,二季度存量确诊患者人数也会明显下行,从实体层面来看,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将越过峰值。
 
➤ 尽管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我们判断美国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的概率较低,现在的情形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可比。虽然资产价格大幅下挫,部分企业会因疫情冲击而面临资金断裂风险,但只要银行体系保持稳健,不出现系统性的信贷收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就没有那么大。
 
➤ “股灾”本身虽然不必然带来经济衰退,但叠加疫情的冲击,现在看美国经历技术性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大。民众恐慌情绪上升,由此带来的社交隔离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短期来看,美国经济陷入1-2个季度的负增长难以避免,而且下行的幅度可能还比较大。但疫情过去后,经济活动将会恢复,一些消费支出和企业投资将得到弥补。
 
➤ 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周期或是金融周期下行压力。应对疫情的两个关键词应该是民生导向、阶段性。政策应对不应该加大宏观经济的中长期不平衡。
 
➤ 开启新一轮大规模基建以应对疫情的观点既不合理也不现实,但这次疫情提示了结构性的基建补短板的方向。疫情突显我国在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环保等领域存在的不足,疫情下的无接触经济的潜力将引导公共部门和企业加大对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这类新基建项目的投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供给效率。
 
——彭文生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光大集团研究院副院长、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随着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扩散,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尤其美国股市大跌,甚至带来发生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的担心。作为应对,美联储大幅放松货币政策。中国的股票市场虽然也有下跌,但幅度较小,显示了较强的韧性。
另一方面,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头两个月我国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实体经济动能面临的下行压力较大。如何看待疫情对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影响,本文依据最新形势的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