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宏观经济 > 粤港澳大湾区成中国经济的增长极 详情

粤港澳大湾区成中国经济的增长极

粤开奇霖研究 / 2020-03-19 17:12:25

粤港澳大湾区何以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极?

 
 
2、粤港澳大湾区何以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极?
 
粤港澳大湾区何以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极呢?是因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余年历程中,粤港澳大湾区扮演着改革开放探路者、产业升级引领者和科技创新先行者的三大角色。  
 
(一)改革开放探路者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中国经济体制不断调整的时代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扮演了改革开放探路者的重要角色。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和其他湾区的显著不同点之一。  
 
改革开放初期,缺乏相关经验,“摸着石头过河”成为了中国探索前进的重要思路。由于毗邻港澳,广东省成为了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排头兵,这为其经济腾飞创造了重要的制度条件,而广东省成功发展的经验,反过来又对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  
 
首先是改革,最主要包括两点:一是中央给地方政府放权,二是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核心是政府给企业放权。通过体制改革和权力下放,充分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第一,广东省在改革开放初期与中央的良性互动,推动了中央-地方关系调整,增大了地方自主权。  
 
20世纪70年代末,广东省政府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发挥其毗邻港澳的优势,通过引入外资,开展对外贸易等,推动广东省在经济发展问题上“先走一步”。围绕这一问题,中央和广东省政府展开了多次互动,中央对广东“先走一步”策略给予了高度肯定。  
 
在广东省政府多次主动“要权”下,最终在1979年,中央正式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予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更多的自主权,并且在物资供应、物价政策等方面也准予实行新的经济体制和灵活政策。  
 
同时,在采纳广东省提议的基础上,中央做出了开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出口特区(后改称“经济特区”)的决定,而这些特区城市则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部分学者认为正是此轮广东省与中央的良性互动,揭开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央权力下放地方的序幕(尽管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央地关系已经历了多轮“放权-收权”循环,但权力仍呈高度集中状态)。在广东省政府的带动示范作用下,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从单向指令传达关系,转变为双向互动关系,这也确实推动了中央在经济层面上对地方简政放权常态化。  
 
例如1980年后,我国由原来的“统收统支”体制改变为财政包干体制,即在中央领导和计划下,地方结余留用、自求平衡,财权下放地方。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也逐渐获得了包括投资、外贸、吸引外资等方面越来越多的自主决策权,这充分激活了地方开展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第二,在地方财权和事权合理扩张的基础上,广东省各城市在转轨市场经济方面,也率先开展了差异化的制度改革探索,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经验借鉴。  
 
由于国营企业是旧有计划经济体制的主体,因此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则首先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国营企业改革。  
 
国企改革初期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放权让利。1978年广东省清远县打响了第一枪,对4家国营企业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使奖金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最终改革成效显著,并向全国推广了所谓的“清远经验”。  
 
而后随着国企改革愈发深入,广东省也同样在企业股份制、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领域进行了许多大胆的尝试。以深圳特区为例,颁布了国内首部关于国企股份化改革的地方法规,首次公开出售国企,率先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等一系列突破性改革,这一系列尝试在国企改革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教训。  
 
不仅是深圳,广东省各市在国企改革领域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改革方案,例如深圳市的“三级授权经营”模式、顺德的“分类改制”模式以及肇庆的“注资经营”模式等,各种改革方案创新在广东省遍地开花。  
 
其次,广东省在鼓励其他所有制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也先行一步。  
 
例如广州市1980年发布了全国首个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文件,使得整个80年代广东省个体经济保持高度活跃。深圳在1997年开创了中国内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先河,使原有的上千项审批与核准事项减去了近43%,深刻地转变了政府职能,促进了经济活力。此外,商事制度改革也是在广东省率先启动,经过几年改革,全省工商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事项超过90%,市场活力被大大激发。  
 
正是因为广东省经济体制改革走在前列,国企改革落实到位,同时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下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发展较快,因此广东省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从1978年的几乎100%,下滑至2000年的55.9%,而截至2018年,这一占比仅18.2%。  
 
此外,为了顺利转轨至市场经济,广东省也率先在价格、流通、劳工、贸易、投资、外汇、土地等领域推进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例如广州在1978年率先进行“价格闯关”,放开了部分蔬菜和农副产品价格。再例如深圳在80年代初率先将行政分配工程项目转为工程招标模式,颁布了我国首个政府规章性质的劳动合同用工制度,率先对过往行政划拨的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创新等。  
 
粤港澳大湾区发挥的另一个作用,是充当中国的对外窗口。    
 
一方面,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特殊时代背景下,珠三角率先打破制度桎梏,充分发挥毗邻港澳优势,积极引入外资并发展外向型经济,探索中外资相关合作模式,这对于整个中国的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  
 
1980年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正式设立,揭开了广东省对外开放的序幕。深圳、珠海等地通过实施关税、土地使用、外汇管理、企业经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充分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并利用外商销售渠道发展对外贸易,带动了特区经济在80年代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深圳特区。  
 
而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对深圳的对外开放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继而掀起了广东省乃至全国对外开放的新高潮。  
 
从引入外资的角度来看,广东省率先引入港澳资,因此早期广东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占全国比重相对较高。伴随着九十年代后期港澳向广东的产业转移速度放缓,同时全国其他地区加速对外开放,广东利用外资占比有所下滑。  
 
不过自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长三角始终是全国吸引外资规模最大的区域。广东省的外商投资企业数量也是多年保持全国之最,并且远超其他省份。  
 
另一方面,沿海港口的存在使得粤港澳大湾区货物运输更为便捷,这本就是在海洋经济时代下全球各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优势。   其中,珠三角一直就是中国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之一,香港曾一度是全球最繁华的港口。  
 
首先从港口货物吞吐情况来看,1985年珠三角两大主要沿海港口广州港、深圳港的货物吞吐量总共约3641万吨,到了2018年则已经增长至84522万吨,较1985年提升了22倍。随着全国对外开放带动其他沿海港口壮大,两大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占全国主要沿海港口比例没有上升,始终维持在10%左右。其中,广州港是目前全国第三大沿海港口,仅次于长三角的上海港以及宁波-舟山港。  
 
而香港则拥有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维多利亚港,港阔水深,为世界各地船舶提供了方便而安全的停泊地,同时拥有优良的港口设施和高效率的作业流程,这使得香港得以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港口之一。早在1995年时,香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就已接近1.6亿吨,远超广州港和深圳港,不过在进入21世纪后香港已经逐渐被迅速崛起的广州港反超。  
 
集装箱运输更能反映现代化港口的竞争力状况。2016年深圳港、香港、广州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在全球港口排名中分别位列第3、第5和第7,三大港口吞吐量合计约6247万标箱,远超纽约湾区(465万标箱)、东京湾区(766万标箱)以及旧金山湾区(227万标箱),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已发展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群。  
 
港口繁荣的背后,是粤港澳大湾区高度活跃的进出口贸易。   1995年广东省进出口额占全国总进出口额比例为38.6%,尽管2018年已经下滑至26.2%,但仍然远超其他省市(这其中部分原因在于广东对外贸易中包含了较高的对港澳进出口额,但尽管剔除这一因素,广东省进出口额仍然是全国第一)。同时,2018年广东省的外贸依赖度(进出口额/GDP)高达82.2%,仅次于上海。这些都意味着广东省外向型经济特征非常显著。  
 
此外,香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20世纪90年代,香港作为中国转口贸易基地,中国内地50%以上的出口货物都是通过香港转口,目前绝大多数内地沿海港口都开通了到香港的集装箱航线。而香港很大程度上也服务于中国转口贸易,21世纪以来,来自中国内地的转口货值占香港总转口货值的比重平均约为60%。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方面,港澳地区经济率先发展,而珠三角通过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先走一步”,充分发挥毗邻港澳优势,带动本地区域经济腾飞,并将探索出的成功经验应用于全国,实现以点带面。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利用制度优势和港口优势,率先开展中外资合作、发展对外贸易,成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二)产业升级引领者    
 
改革开放四十年,广东俨然已从早期的农业大省,蜕变为当今中国产业升级引领者。珠三角地区先是接受港澳产业转移,而后又继续将产业转移至内地,实现了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效果。当下又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进而引领全国产业升级趋势。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东亚正处于新一波产业转移浪潮中,日韩、港澳等相对发达的地区正通过对外投资的方式,加速将中低端产业向外转移。而在政策鼓励下,毗邻港澳的广东省凭借其充足的土地资源、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积极承接了大量来自港澳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在广东省产业起步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就是“三来一补”模式(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简单而言,该模式是由外商投资建设厂房、提供设备,提供来料、来样或来件,并负责产品外销,而由内地企业提供土地和劳动力,负责组装加工。“三来一补”充分结合了双方的比较优势,使得广东省在前期工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能够借力外资快速拉动经济发展。  
 
最早的“三来一补”企业是东莞县太平服装厂与港商合作创办的太平手袋厂(也有研究称首家为广东顺德大进制衣厂),第一年投产就为国家赚取外汇60多万港元。在获得了巨大成功后,这一模式在珠三角遍地开花,广东省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外资前来发展“三来一补”业务,大量港澳资企业在珠三角地区涌现。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珠三角的乡镇产业也较为发达,并逐渐形成了所谓“专业镇模式”,即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体制约束逐渐软化以及外资带动,珠三角涌现了大量创业活动,并推动了本地产业集群的形成,例如顺德容桂镇的家电产业、东莞虎门的服装产业、中山古镇的灯饰业等。  
 
“三来一补”模式、专业镇发展模式给全国其他地区开展中外资合作、发展乡镇经济提供了较好的参考借鉴。  
 
这段时期广东省的支柱型产业主要是以纺织服装、制鞋、家具、家电、食品为代表的轻纺产业。1985年,广东省前三产业分别为食品制造、电气机械、纺织业,产值占比分别为10.3%、9.2%、9%。  
 
而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广东省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进而加速嵌入全球价值分工体系中。同时在政策引导下,广东省的产业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升级趋势。  
 
一方面,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球信息产业崛起,台湾IT企业率先加入珠三角地区的投资阵列,而后欧美、日韩等外资也逐渐与广东省展开更广泛的合作,这带动广东省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异军突起,逐渐发展为省内第一大产业,1995年工业产值占比高达17%,这象征着广东省产业结构的高端化(不过此时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本停留在配件组装、非核心零部件生产的阶段)。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广东省已基本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尤其是珠三角东岸的深莞惠等地区   。据统计,21世纪初广东高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占全国比例已高达30%左右。  
 
另一方面,广东省传统产业如家电、纺织服装等,也逐渐从简单的贴牌生产阶段过渡至自主品牌打造和产品设计阶段,产业附加值不断提升,同时由加工出口逐渐转为内销,积极开拓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   例如美的、格力、格兰仕等被逐渐打造成国家家电驰名商标,服装业也出现了以纯、松鹰等国内较为知名的品牌。  
 
从2000年广东省相较于全国的各行业区位商来看,电子信息、电气设备、家具、服装业都是广东省的优势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的区位商甚至大于2(区位商越高意味着专业化水平更高)。这说明广东省在保留了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高技术产业也已崛起,相较于全国而言已明显走在时代前沿。  
 
在进入21世纪后,珠三角要素成本逐渐上升,因此开始加快将部分附加价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外转移,同时为了摆脱长期以往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低端锁定”的困境,广东省政府非常有远见地率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省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001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壮大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及石油化工三大新兴支柱产业,改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三大传统产业,培育汽车、造纸、制药三大潜力产业,并明确形成产品分类指导目录,每两年进行滚动调整。  
 
针对不同的产业类别,广东省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例如对于鼓励发展类产品,政府提供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以及省市级政府成立基金提供融资支持;对于改造提高类产品,可以优先申请国家技改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优先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荐。一些产业重点依托企业和项目也可以享受非常多的政策倾斜。  
 
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方面外需疲软,单纯依赖出口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国内出现消费升级趋势。广东省因此加速推进了现代产业体系建立,以适应新形势变化。以2010年颁布的《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为例,其中提出了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改造优势传统产业几个主要产业发展方向。  
 
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21世纪以来广东省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非常显著。   首先是第三产业规模迅速扩张,2000-2018年广东省第三产业GDP占比由44%提升至54%。其次是重工业化提速,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例由47%大幅提升至68%。再次,2009-2018年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1%提升至31%,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由44%提升至56%。  
 
另外,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不仅是规模在扩大,水平也在提高,正在不断向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例如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通过长期的技术跟踪模仿以及“干中学”,逐渐从简单的加工组装,逐渐过渡至自主研发制造,并且在一些重点领域锻造出了一批尖端企业,甚至华为、中兴等部分通信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具备了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在广东省产业升级的同时,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产业向外转移,湾区“先富”开始带动中西部“后富”。   这一方面是因为沿海地区受制于要素成本升高,存在向外转移低端产业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也受国家区域政策影响,例如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政策实施,加速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2000-2016年,上海、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占全国比重分别减少了4.7和3.6个百分点,是降幅最大的两个地区,同时浙江、北京、天津等地也出现了明显下降。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部省份占比提高,例如河南、江西、安徽、湖南等地。这反映了部分产业逐渐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向内陆欠发达地区转移的现象(黑龙江、辽宁等东北省份占比快速下滑可能是由于工业发展停滞,而非产业迁出)。  
 
当前,广东省的产业升级步伐仍未停止,新型业态、新兴产业在近年来一直维持高速增长。根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数据,2019年广东新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0%,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3%。部分工业新产品如3D打印设备、城市轨道车辆、新能源汽车等正在涌现。  
 
同时广东省互联网产业也在蓬勃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广东互联网发展水平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2018年广东省共有14家企业入围了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  
 
(三)科技创新先行者    
 
当下,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角色定位是中国科创引擎。   政府的大力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大量集聚,使得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实力非常突出。而在现如今全球各国都在抢占科技制造点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广东省早期科技水平落后,既缺乏产业基础,又缺乏教育资源。改革开放后,广东省率先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引进、模仿、吸收的方式逐步地推动技术进步。尤其是90年代在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浪潮下,广东省已渐渐积累了较坚实的科技基础。  
 
伴随着广东省高技术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以企业为核心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在快速提升。同时,21世纪初广东省也适时地加强了政策引导。  
 
2005年,广东省颁布《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这是全国较早强调“自主创新”问题的政策性文件。2008年颁布《广东省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其中提出广东省应当先行开展自主创新综合试验,率先把广东建成创新型省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益经验。2011年又颁布全国第一部地方性自主创新法规《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  
 
这一时期,广东省政府的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步伐一直领先全国。   例如率先落实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政策联席会议制度,率先突破了企业研发经费税前抵扣、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等政策实施难点,率先建立了“三部两院一省”联合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新机制等。  
 
而十八大以来,广东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出台了更多相关政策。   有学者统计,仅2016-2018年三年,珠三角地区就出台了百余部科技创新文件,内容覆盖财税金融支持、科技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并在国内率先推出了一系列突破性举措,例如科技创新券、科研准备金、人才住房政策等。  
 
在这一系列政策带动作用下,广东省的科技创新潜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发。这使得广东省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  
 
从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两个维度上来看,广东省的表现都位于全国前列。  
 
科技创新投入的主要观测指标是R&D经费占GDP比重(R&D投入强度)。2018年广东省R&D经费规模为2705亿元,位居全国第一,其中珠三角地区R&D经费2586亿元。广东省和珠三角地区的R&D投入强度分别为2.78%和3.19%,低于北京和上海,但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9%。  
 
科技创新产出水平一般可以用专利授权数、新产品销售收入两大指标衡量。  
 
2018年广东省专利授权数共计47.8万件,位居全国第一,并且远超排第二位的江苏省。专利授权又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外观设计专利,其中发明专利最能体现硬科技创新实力。广东省发明专利授权数5.3万件,仍然是全国第一。在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10位的国内企业中,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占据4席,其中华为、OPPO、格力、腾讯分别位列第一、第三、第六、第八位。  
 
再从PCT国际专利来看,广东省同样表现突出。根据《2018年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的数据,2018年广东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2.5万件,占全国总量的48.7%,连续17年保持全国第一,科技创新实力凸显。  
 
另一观测指标是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是指在技术原理、材质、工艺等方面有明显改进,进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和使用价值的产品,也可以较好地反映区域创新成果。2017年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约为3.5万亿元,同样位居全国第一(但新产品营收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约为26%,低于浙江和上海)。  
 
最后从区域整体创新能力来看,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显示,广东省近年来创新步伐不断加快,2019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效用值为59.49,排名第1位,这也是广东省连续三年居全国之首。  
 
不过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潜力还没有得到完全开发,城市间的创新协同机制还不够完善。例如香港等地高校资源丰富、基础研究能力强劲,但是产业基础薄弱,深圳则有大量的高技术企业、商业氛围良好,但是缺乏高水平院校,两者各具优势,却因为制度约束,缺乏深度合作,导致创新效率低下。  
 
未来随着“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立,粤港澳三地制度对接更顺畅,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更便利,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可能会再上一个台阶。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不仅是带动本区域经济发展,能够还能同时带动全国其他地区科技进步。  
 
有大量研究表明,由于创新要素流动如R&D人员往来等,中国省域创新产出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例如李晨(2017)等基于1998-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指出在地理邻近、经济邻近、技术邻近和交通邻近下,邻近区域的创新产出平均每增长1%,本区域的创新产出将分别增长0.25%、0.21%、0.36%、0.45%。  
 
另外,近年来越来越普遍的省际专利合作现象,也使得那些创新绩效较好的区域如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能够通过技术合作带动其他地区科技进步。例如谢其军(2018)基于跨省际合作专利数据,指出科技强省与科技滞后省份之间的技术合作,能够提升科技滞后省份的创新绩效。  
 
方大春(2018)基于引力模型绘制出了2016年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其中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点度中心度高于全国均值(点度中心度越高说明越处于网络的中心,与其他成员的创新关联越多)。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省市具有较强的科技辐射带动能力。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