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的宏观经济影响与分析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 2020-03-11 14:38:57
宏观经济政策的投资结构和边际效应
最后,王忠民分享了疫情之后,宏观经济政策的投资结构和边际效应问。目前,中国央行和全球央行都在释放流动性,今天全球的产业格局、中国的产业规模和社会生产结构已经和非典时期完全不同,那时全社会互联网还没有深度介入到生产领域,而今天智能城市、物联网、产业互联网已经都开始兴起,所以那时只需要加大物理形态的基础设施投入即可,而此时如果还是简单按照那样的逻辑做,无法产生高的边际收益,所以释放流动性的政策是有效的。中国从央行和财政两个部分着手,央行主要是从供给角度进行流动性补充,释放一万五千亿的流动性,财政则采取与劳动等流动资产相关联的政策,如延缓和免交五险一金,甚至延缓很多税收。
新的宏观经济投资政策中有几条重要的逻辑,第一条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各部委提出的无差异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落实一定要指向头部企业、头部产品和创新性应用。第二条是不能只投资国有全民所有制的企业,而应该投资民营和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让市场化的、真正创新的企业获得更多的政府资金资源、项目资源和社会金融资源。
以上概括来说,叫做新时期投资拉动国民经济,是疫情冲击下迅速经济恢复的最有效工具,经济才会形成V型反转。但是V型反转之后,如何更健康,结构更合理,企业损益表、资产负债表、GDP表、财政表更加成熟,这背后还有一个深层的逻辑。即是用市场性机制和逻辑投资,才能带来有效的回报,财政收入的税基才可以扩大,财政政策才是健康的、有机的、可持续的、有效的。这对金融政策已然如此,要开放更多的金融资源和金融工具给民营和其他的有创新的领域,而不只是简单给出流动性,简单的减税和简单的财政宽松。
冲击已经来临,正在减弱,尚未过去,王忠民从企业的流动性资产和固定资产的关系,上升到产业链、国民经济资产负债表,再上升到金融资产负债表和央行金融资产负债表,提示我们一定要用健康的、有机的、现代的分析把握政策的推出和着力点。疫情之下,新的基础设施理念受冲击最大,而新的宏观政策一定要用于刺激消费、调整供给结构和有效投资,以改革为动力、措施和方法,推升国民经济的创新,促进现代新基础设施的发展。
主题分享后,同学们纷纷就关心的话题积极线上提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会迎来哪些投资新机遇?未来医疗基建如何投入?中国股市是否呈现泡沫,如何防范过渡刺激?一个个问题的抛出引起了同学们的深思。王忠民就这些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对于政治局常委会开会强调的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王忠民指出现在需要把投资政策、金融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机连接,政府应该覆盖全社会的企业,让市场化竞争逻辑充分展现。此外,从新基建角度分析,高端医疗设备一定是第一个爆发的场景。放眼全球,开源体系下的医疗高端防疫设备供给能力建设是最好的机遇。
至于股市是否存在泡沫,王忠民建议关注几个指标,一是中国200万亿货币流动性存量的流向,二是原有点位的高低,三是中国货币流动向的可选择资产的多少,第四基于数字化的逻辑看创业板企业。
金融EMBA“师友沙龙”在线讲座是金融EMBA教育中心面向在校生和广大校友,特别策划的系列线上讲座,邀请金融EMBA授课老师、业界导师及各行业校友代表,共话疫情危机之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前沿、行业趋势及企业应对。此外,各个班级以及各年级、地方同学会也将同步组织在线专题分享、在线读书会、在线思享会等30余场多样活动,打造在线交流学习平台,以新知赋能企业,蓄力共克时艰。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