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的宏观经济影响与分析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 2020-03-11 14:38:57
2020年3月5日上午,清华五道口金融EMBA“师友沙龙”在线讲座聚焦疫情后的宏观金融影响与分析,特别邀请到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与校友们分享宏观金融经济政策对产业和投资人的影响,以及疫情后的发展出路。来自金融EMBA,CEO,带路项目各个班级的200多名校友参与,并积极互动。
疫情对国内和全球宏观供求关系的冲击
王忠民认为疫情对宏观经济供求关系造成了两个冲击,一是直接对国内宏观经济供求关系的冲击,二是全球疫情的爆发,使中国在全球化的供求链条和产业链条中的作用面临宏观的冲击,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冲击交合的状态给宏观经济的复兴带来了一些困难。
疫情对国内需求角度的冲击很容易理解,所有基于春节期间的消费和原来春节期间爆发式消费的产业和场景遭受了终止性、断崖式的下跌,冲击约有两万亿。供给角度的冲击可以通过数据反映,2月份制造业的PMI从50%跌到35.7%,非制造业的PMI从54.1%跌到29.6%,这个指标不仅是单指标中下跌幅度是最猛烈的,还是历史最低的,预期3月份 PMI会有所回升,但还不能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所以,国内受冲击的大小取决于我们如何复工,如何恢复市场需求,如何稳定供给链条,发挥全生产链条中流动性资产对固定资产的推动效应。从短期的宏观金融财政政策推出的效应看,国内的冲击正在从低谷向上有序的恢复中,但是要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还有相当艰巨的任务。
全球冲击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疫情在中国爆发后,全球对中国的需求降低,疫情的爆发影响全球GDP的增长,给我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二是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冲击,这更为严峻。我国很多城市的境外收入率已经多于境内跨区域间的收入率,境外对国内的影响比国内的影响还要严重。另外,国际冲击还在于不确定性,国外的一些感染案例还没有找到自然宿主和间接宿主,而且死亡率和感染率都具有不确定性,在经济活动中对未来影响的不确定性风险大。
王忠民谈到我国已经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应对国内冲击,现在需要重视全球冲击的影响,既不能割断产业链条,还要在产业链条中保持、恢复和提升。他预计两个冲击的心理冲击阶段都已经过去,实际的冲击正在观察,实际的应对措施正在产生政策效应。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