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 全球经济危机是否来了?
新京报 / 2020-03-10 22:11:38
面对国内外部的经济形势,中国如何应对?
焦点2:面对国内外部的经济形势,中国如何应对?
夏斌:适当提高赤字但不能多打主意 央行可放松银根
余永定:生产全面恢复之后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是基础设施投资
韦森:即使经济大幅下滑 也不要盲目地再启动大规模刺激计划
夏斌:至于中国当前的临时对策,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如何搭配?财政可以适当提高些赤字,但不能在赤字上多打主意。因为多年累积的地方债务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31个省份推出了40万亿的投资计划,但之后的偿债能力绝对不能轻视。因此,在当前复杂的局面中,央行可以放松银根。实际上央行也已经放松银根,提出了三千亿加五千亿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
当前企业复工中面临着资金的问题,大企业、国企的资金问题应该能解决,难点仍然是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问题。中小微企业复工困难中的资金问题,有的并不是日常的流动性问题,而是因疫情企业临时停摆而带来的临时性资金问题。没有营业收入,水电费和人工工资就可以压垮一些中小微企业,特别是服务型的中小微企业。
商业银行有商业原则和监管要求,它们能完全解决中小微企业复工中的资金问题吗?央行的三千亿和五千亿的额度能用足?以往的历史表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建议,对过去经营正常、本身不存在流动性问题的中小企业,而且一旦倒闭会造成就业压力比较突出的企业,由央行基层行审核后直接发放紧急信用贷款,或者由央行牵头组织当地商业银行共同贷款,并进一步降低利率。具体哪些企业需要被救助,可由地方政府和当地商业银行研究后拿出一个救助企业的名单。此建议当然并非是一定要采取,可以视企业复工的发展情况而定。如果企业因临时资金问题严重影响了复工,并出现大面积就业问题时,可择机择地紧急采取。
余永定:不管是否会导致全球经济危机,中国对内的宏观经济政策都应该是宽松、扩张的政策,对外的政策应该是进一步完善国内的产业链,减少对全球产业链的依赖。
疫情带来的冲击主要是供给面冲击,在目前阶段,我们的工作重心还不应该是刺激有效需求,而是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恢复正常营运。其中,对一些宏观经济现象的处理和应对要有所不同。例如,由于生产过程的中断、供给的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物价肯定会上升。但我们必须容忍一定程度的物价上涨(囤积居奇不在此列),而不能采取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来应对。与此同时,央行必须保证货币政策足够宽松,这样才能使商业银行更好地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在生产全面恢复之后,政府必须采取具有足够力度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特别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是通过增加财政开始支持基础设施投资。新冠肺炎的流行进一步说明,中国公共部门基础投资存在严重不足,未来的财政、货币政策,不管是否再以经济增速6%为目标,必须比疫情爆发之前更加宽松、更加具有扩张性。这里有两点应该注意。其一,增加公共开支的主要资金来源应该是中央财政。其二,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必须经过严格论证,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过程中的作用必须严格规范,既不能搞政绩工程,也不能懒政、怠政。
对外的政策是要减少对全球产业链的依赖。此前美国想把中国踢出全球产业链,现在来看,中国自己应该好好考虑自己应该如何处理好独立自主和参与国际分工之间的关系。中国当然不应该主动退出全球产业链,但中国也需要明确,当全球性灾难降临的时候,除自己之外,没人会救你。中国必须考虑粮食、能源安全,必须做到当外部供应被切断之后,中国依然能够生存。在此次疫情之后,世界经济有可能进入一个去全球化、全球价值链局部脱钩或区域化的过程。过长的产业链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同时增加了风险。世界各国必须在全球化和独立自主之间找到某种平衡。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可能会显示出它的特有优势,但在关键产业的建立、关键产品的生产上,中国必须做到独立自主。
任何国家或者社会在遇到短期自然灾害时,经济都会下行。中国同样如此,尽管短期内中国经济增速会下行,但我们不必恐慌。我不建议启动新的“四万亿”甚至“24万亿”的刺激计划。目前中国的广义货币已经超过200万亿元,政府实际的财政赤字已经超过GDP的5%,且中国经济的整体杠杆率已经超过250%。如果在疫情过去之后采取新一轮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可以在短期内拉动经济的增长,但我担心这会使得一些原有的问题积重难返,长期增加经济的风险。我认为,既然突发的疫情严重冲击了人们的生活、企业的生产和市场贸易,等疫情过去后,尽快让整个经济自然恢复即可。即使今年中国经济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也不要盲目地再启动新的几万亿和几十万亿的刺激计划。
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对经济的短期冲击终将会过去,但长期的影响才是根本的。目前看,疫情可能会带来三方面的影响:
第一,本来近年来中国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生存艰难,疫情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中小企业、尤其是服务业中的中小企业生存的难度。第二,我还特别担心就业问题。企业为了活下去,或许会裁员降薪,或者一些能熬过去的企业不再招聘新人,这样都会影响今年834多万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如果大学生就业问题处理不好的话,或许引起很大的社会问题。
因此,针对这两个问题,我认为现在最要紧的事情是,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上采取为企业减税降费、降低利息率等措施,以及其他辅助企业的措施,让企业尽量活下来而不倒闭,共同渡过这个难关。
第三,疫情对外贸出口企业会带来很大影响。本来中美贸易战影响之下,部分国际订单从中国而转向其他国家,部分外资企业外迁,而突发的疫情可能会加速国际订单的流失、外资产业链的转移。我们必须要特别重视,要尽量留住国际采购订单和企业。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