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发力应更加"精准"
证券时报 / 2020-02-17 22:47:22
建议提高专项债限额,聚焦公共卫生重点领域
证券时报记者:能否请您具体谈下提升财政政策“精准度”的建议?
何德旭:要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关键是要“精准”运用各项财政政策工具,提高政策和资金的指向性、精准性、有效性,确保财政经济运行可持续。
疫情的影响和冲击波及方方面面,减税降费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现阶段,有两个涉及“精准”减税降费的问题需要厘清。其一是,减税降费的阶段性与长期性。长期性的减税降费措施需要更长的执行周期,疫情背景下,阶段性的减税降费措施可能更有助于各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比如可以直接减免6个月失业保险,按2018年失业保险收入1171亿元计算,可为企业节省支出580多亿元。
其二是,减税降费的针对性与普遍性。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出台了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指引,主要针对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市场主体。目前,服务业、中小微企业等不同类型的主体,受到疫情的冲击较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应向这些主体倾斜,给予其直接的、更大幅度的税费减免。
必须把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包括增值税减税等政策进一步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
证券时报记者:除了减税降费,发行专项债也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您对专项债发行和投向方面有何建议?
何德旭:应对疫情,用好政府专项债券是重要一环。当前形势下,一方面,要提高政府专项债务限额。2019年提前下达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今年2月又下达专项债务限额2900亿元。可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提高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由地方政府更大规模地发行专项债券,增加地方政府可利用资金。
另一方面,要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投向,除了需要符合《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中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项目、生态环保项目、民生服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五大类领域以外,还要聚焦公共卫生重点领域,比如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公共卫生服务等。
证券时报记者:从控制财政风险的角度,大家都非常关注财政赤字率能否突破3%。在当前形势下,您如何看?
何德旭:近十年来的预期财政赤字率基本上都控制在3%以下,属于较为典型的平衡财政。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又叠加疫情这一特殊事件的影响,2020年财政政策更应采取功能财政的思路,也就是要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规模与结构,这也就意味着要将赤字率进一步提高至3%甚至更高的水平。
我们看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财政赤字率都保持在较高水平。提高财政赤字率,意味着增加政府负债。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为39.2%,与欧盟对其成员国60%的警戒线相比,我国政府部门的杠杆率还不算太高。这一指标从另外一个角度表明,适当提高赤字率也还是有空间的。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