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宏观经济 > 徐奇渊:面对疫情 当前政策需要未雨绸缪做好恢复生产衔接 详情

徐奇渊:面对疫情 当前政策需要未雨绸缪做好恢复生产衔接

证券时报 / 2020-02-11 11:43:06

疫情影响集中在一季度,对经济的负面效应小于二季度

 
 
证券时报记者: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由于疫情尚未出现明显拐点,相关研究多以2003年“非典”时期的影响作为参考,您如何看待疫情可能带来的影响?当前面临的情况和挑战与“非典”时期有何不同?
 
徐奇渊:从基本面来看,本次肺炎疫情与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发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诸多不同,所处的经济经济结构、发展阶段、外部环境、爆发时间都有明显差异,对于两者的影响不宜简单类比。
 
一是经济结构不同。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是第三产业,2003年其占当年GDP的比例为32个百分点,2019年上升至54个百分点左右,比例已大大提升,受到疫情的冲击更大。此外疫情对制造业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劳动力流动受阻、物流受到一定影响,将影响部分企业正常生产。
 
二发展阶段不同。2003年“非典”期间,中国经济正处在重化工业化、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的高增长阶段,上升动力很足。目前,中国经济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阶段。人口老龄化严重,宏观杠杆率较高,房地产行业调控处于关键时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三是外部环境不同。中国入市后,全球经济正从互联网泡沫破灭后迅速复苏,中美双边贸易互补性强,2003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速从2001年6.8%升至34.6%。如今,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放大,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显著下降。
 
四是爆发时间不同。“非典”爆发集中在4-5月份,本次新冠疫情爆发在春节前夕,正值春运高峰期,疫情的隔离和防控方面难度大于“非典”时期。但本次疫情主要发生在第一季度,而一季度的GDP占比是四个季度中最少的,控制经济活动的负面季节效应比2季度要小很多。
 
从历史经验来看,在疫情冲击下,经济活动和金融市场短期内会骤然降温。随着疫情防治情况好转,经济活动会反弹,重回正常运行轨道,对资本市场的长期冲击也可以忽略。该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长期趋势和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上升地位。但考虑到当前中国经济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多结构性变化,经济增长与风险防控压力犹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