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战“疫”访谈】李迅雷:要解决流动性燃眉之急,财政赤字率理论上可以更高
证券时报 / 2020-02-11 10:55:59
中小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此次疫情带来的冲击?
证券时报记者:疫情对企业复工、订单销量产生了影响,尤其是中小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此次疫情带来的冲击?
李迅雷:很多企业之间都是相互配套的,比如原材料的加工、零部件的加工等本身就是一个产业链,有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其他地方他就都不能够畅通运转起来了。部分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本身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产业互动、产业合作的减少和骤停都会对出口造成影响。再加上部分国家对我国人员流动限制,货运和航运也大幅减少,冲击较大。
当下,不论是政府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必须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短期流动性问题的燃眉之急。
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不少政策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金融30条”里对于流动性的支持、贴息、税收等各方面的措施对企业的帮助是实打实的,这些措施的效果会逐步体现出来,但是实效性是有限的。
“金融30条”主要解决的是短期问题,长期来看,依旧要回归到如何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以及如何减轻企业负担的问题上。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部门的关系是关键,要做到更加结构化、更加优化、更加合理。
各地政府的举措多从两方面来帮助企业恢复生产,一方面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小微企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在其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时优先给予支持;另一方面优化了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支持,对于确无还款能力的小微企业,相关融资担保机构及时履行代偿义务。
关键是要提升消费力,企业的发展和消费直接挂钩,如果居民消费增速能够保持平稳,且消费升级能够持续,企业的订单就能得到保证。但是,目前居民部门存在收入结构扭曲的情况,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间的差距过大,如何通过相应举措使得居民收入分配更加合理,使中小收入群体也能成为消费主力是当下需要考虑的。如果他们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消费力就会提升带动经济。
在政策之外,企业也要积极应对。传统产业本身就有一个向头部集中的优胜劣汰的过程,即便没有疫情,一些传统的偏低端产业也面临着生存的困境。这一过程对很多企业一定是痛苦的,作为中小企业一定要对自身所处的行业有全面的认识,一味地依赖政府和社会救助,只是解决一时问题,不能够解决长远问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