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宏观经济 >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关键动力 详情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关键动力

同花顺财经 / 2020-01-16 10:23:00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关键动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的稳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球经济发展的稳定情况,中国经济增长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第一,中国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愿与世界分享发展红利。中国拥有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市场发展机遇巨大,为全世界贸易投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19年,中国举办了第二届进口博览会,其间累计成交711.3亿美元,超过50万名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到会洽谈。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成为吸引各国的重要动力,中国愿不断推动市场开放水平,分享中国发展红利,共创发展机遇。与各国携手,推动全球经济稳定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
 
  第二,我国持续推动扩大开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全球要素有序流动。当前,我国正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制度型开放转变。先后设置了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上海自贸试验区、海南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伴随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不断完善,必将推动全球要素更加有序流动,提升企业生产率,促进世界贸易整体发展。
 
  第三,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措施,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通过加强政府制度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构建与世界规则相对接的国内规制体系。2019年,得益于我国体制机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和持续推动,我国全球营商环境指数排名提升至31位,这将极大推动世界贸易、投资往来,为世界投资者共享中国发展红利带来更多机遇。
 
世界经济较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对世界经济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回顾2019年的中国经济,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国内外异常复杂的形势下,中国经济增长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形势还出现了三大新变化:一是中国经济已经从中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步入“重质”新阶段。二是开放型经济更进一步,未来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并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开放。三是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共同促进世界经济逐渐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平衡、包容性增长。
 
展望2020年,在贸易摩擦前景仍不明朗、全球金融环境收紧和气候变化加剧的影响下,市场投资信心深受打击。在此背景下,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之中,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高,全球经济增长或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缓。对于2020年的中国经济而言,需要注意做好防通胀、防通缩、防风险、稳增长和稳外贸等各种关系的平衡,以积极应对外部复杂多变的环境带来的挑战。
 
我国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开辟新空间、激发新动能。在世界经济低迷的环境下,我国通过自身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一个发展中经济大国的贡献。随着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我国的技术进步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溢出效应。我国还主动扩大进口,为带动出口国消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经济拓展新的增长空间。通过进博会,为全球各国和跨国企业提供展示机会,给参展国开展双边或多边贸易提供交易平台,提升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人民币保持稳定有助于防止个别国家利用货币霸权追求自身利益,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新选择,有利于这些国家更便捷地对外开展经贸活动,对全球贸易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目前,在世界经济较低迷的情况下,我国依然延续平稳增长的态势,意义重大。
 
一是我国经济总量已高居世界第二位,在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依然实现高质量平稳发展,为世界各国奉献中国发展模式、中国智慧经验,提振了世界各国的信心。
 
二是中国一直致力于对外开放,强大的产品供给能力和国内消费需求,对世界各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如“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成效就表现出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具备保持较高速度平稳增长的基础条件。
 
四是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够与其他国家和平相处、友好往来,有利于加强国际间的团结与合作,对促进贸易发展作用明显。
 
中国经济自2018年中期以来持续面临下行压力,目前已降至6%的“临界水平”。随着经济政策发力、企业信心回升,中国经济增长可望企稳。中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2020年其作用将有所增强。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