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宏观经济 > 中国制造业正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攀登新高峰 详情

中国制造业正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攀登新高峰

经济日报 / 2019-12-09 10:32:50
原标题:制造业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
 
全球首制液化天然气动力大型集装箱船下水、高铁动力首次搭建起时速400公里速度等级的永磁牵引电机产品技术平台、煤化工行业第一个智能工厂建成投产……今年以来,一个个“首次”表明,中国制造业正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攀登新高峰。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核心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制造强国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为我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国坚定了信心,明确了方向。
 
铸就稳增长基石
 
高铁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并成体系走出国门,第三代核电装备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北斗导航系统实现全球组网并开始向全球提供服务,45种重点国产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今年以来,受中美经贸摩擦存在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稳定和供应链安全受到威胁,外部环境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制约。与此同时,国内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质量效益不好等问题依然突出,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面对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和经济下行压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仍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从规模看,今年1月至10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与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6%的预期目标相比,仍然处于合理区间;从竞争力看,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工业品出口国地位,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比重继续提升,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
 
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指出,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8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研究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提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
 
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
 
一系列部署,奠定了中国制造业稳步扎实发展的基础。
 
加强创新补短板
 
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今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不断提升,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要力量,在信息通信、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企业,比如,中芯国际14纳米芯片制造工艺规模量产,华星光电11代液晶显示器生产线投产,华为、中车、海尔等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份额居世界前列。
 
制造业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动力电池、增材制造、集成电路等领域布局建设13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各地培育百个省级创新中心,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补充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初步形成。
 
工业基础能力得到加强。持续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加快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四基”补短板,一批“卡脖子”问题初步得到解决。2018年,我国首次跻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前二十强,今年又进一步提升至第十四位。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通过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初步建成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五大国家顶级节点、11个二级节点完成部署,树根互联、航天云网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典型平台加快发展。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不断推进。工程机械、电力设备、风机制造等行业服务型制造业务快速发展,涌现出小米、青岛红领等一批服务型制造典型企业。优秀工业设计产品不断涌现,我国企业已获得德国iF、德国红点和美国IDEA三大国际权威工业设计奖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推动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围绕产业链来部署创新链,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
 
做强增量 调优存量
 
做强增量、调优存量、优化结构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而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加快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不能把新动能简单理解为就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也是新动能。我国制造业中传统产业占比超过80%,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空间。”苗圩说。
 
今年以来,我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取得积极进展。技术改造投入持续加大,“十三五”累计支持362个重大项目,技术改造投资成为工业投资的主体。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确定的1.5亿吨钢铁去产能上限目标。在重点行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的推动下,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持续提升,出口产品召回指数不断下降。绿色制造工程加快推进,打造绿色供应链体系,近3年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3.1%。
 
新兴产业加速成长。今年1月至9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增长势头较好,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智能手表、充电桩、平板电脑、城市轨道车辆等新产品产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此外,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居全球首位,5G进入商用阶段,已建成基站11.3万个,应用场景达50余个。语音、图像和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重要技术研发跻身世界第一方阵,专利数量居全球第一。
 
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中创新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也是价值链上高利润、高附加值的领域,代表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今年10月,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3%、6.5%,增速分别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6个和1.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14.8%、33.1%,同比均有所提高。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中国制造拥有一系列难以复制的独特优势,包括全球最大的14亿人口体量、全球最大的国内消费需求、全球最大最全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全球领先且创新活跃的信息技术应用市场。
 
“我们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抢抓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战略机遇,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全世界提供更加丰富和优质的中国制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鹏说。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