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宏观经济 > 分析LPR机制改革的影响 详情

分析LPR机制改革的影响

中宏国研 / 2019-11-17 06:47:55
1、对央行利率调控的影响
 
一是央行可通过“降低 MLF 利率”和“引导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在LPR 基础上的加点”两种方式实现市场化降息。二是央行对贷款利率调整更具主动权。过去贷款基准利率调整需由国务院决定。此次 LPR机制改革后,央行可相对自主地决定 MLF 利率并通过信贷政策来引导银行最终定价。三是央行可实现“结构性降息”。LPR 机制改革增加了 5 年期以上报价利率,提供了将房地产贷款“分而治之”的手段,同时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进行了差别化要求,避免了全面降息对房地产市场的刺激,实现了差异化调控。四是 MLF 利率有下调空间和可能。MLF 利率自 2018 年 4 月以来一直保持在 3.3%。在 7 月、8 月我国经济金融数据全面回落、未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领域再现通缩迹象的背景下,未来通过下调 MLF 利率引导市场化降息可期。
 
2、对贷款利率的影响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本次改革目的在于推动实际利率水平明显降低和解决“融资难”问题,银行最终贷款利率将会有所下行。一是前期市场利率整体下行幅度较大,LPR 形成机制完善后,将对市场利率的下降予以更多反映。二是打破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目前银行发放
贷款时大多仍参照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特别是个别银行通过协同行为以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倍数(如 0.9 倍)设定隐性下限。LPR 机制改革后,贷款利率的形成更为市场化,监管部门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将对银行进行监督,企业可以举报银行协同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的行为。三是使贷款利率定价中的风险溢价部分显性化,促使银行降低风险溢价。在新的 LPR 机制下,央行会考核各报价行的报价模型,银行加点部分是由“风险溢价+资金成本+市场供求”构成,那么央行就能够增强对其中风险溢价部分的引导。
 
融资身份歧视、流动性分层、信用分化等结构问题的存在使得 LPR机制改革后的市场化降息传导效果仍受到较大制约。国企与民企融资中的“所有制歧视”问题一直存在。包商银行被接管的风险事件标志着银行业机构开始正式打破刚性兑付。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加之银行刚性兑付逐渐被打破,银行与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下降,甚至存在担忧和恐慌情绪,带来货币与债券市场流动性分层与信用分化的风险。流动性分层体现为货币市场资金面较为宽裕,但中小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依然难以顺利融入资金,央行向市场投放的资金更愿意外溢到风险更低的国债市场,而非信用债市场。信用分化体现为中小银行在同业市场短期信用利差扩大并向信用债市场传导,信用债内部出现高评级与中低评级发行人的信用利差分化。
 
另外,银行负债成本偏高将是制约贷款利率下行的重要因素。2016年以来,尽管基准贷款利率未再变化,但市场利率经历了先上后下的过程,当前银行间市场利率、同业存单利率和银行发债融资利率都还略高于 2016 年的低位。预计后期央行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降准增加廉价资金供应,在资管新规框架下,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表内表外负债端成本有序回落,为贷款利率下行做好配套措施。但短期内表内外负债成本下行的难度较大。一方面,对于银行而言,同业负债不能超过总负债 1/3 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利率下行对银行负债成本下行的传导作用;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来自银行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方面的竞争压力,亦导致银行负债成本普遍压力较大。因此,无论存款端基准利率是否下调,商业银行均不得不面对金融机构相互竞争负债规模所导致的负债端成本黏性问题。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