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平宏观 / 2020-06-24 08:55:34
2019年中国出生人口降至1465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2 6%。人口因素变化缓慢但势大力沉,中国少子老龄化问题已日趋严峻,抓紧调整人口政策事关人口健康可持续和长期经济增长。生育政策调整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一。应尽快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转载网络 / 2020-06-22 17:17:24
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充分发挥湖北科教资源丰富、人才资源富集的优势,更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
《清华管理评论》 / 2020-06-22 14:11:00
脆弱的反面不是坚强或坚韧,而是反脆弱。此次疫情或将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中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时间节点,催生若干新业态。
经济日报 / 2020-06-22 13:22:51
教育部等八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提出提高基础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对外开放水平,做强“留学中国”品牌,并强调要持续推进涉及出国留学人员、来华留学生、外国专家和外籍教师的改革,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来”“走出去”。
财新网 / 2020-06-22 12:25:17
“2020财新夏季峰会”于6月22日-23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十二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出席并演讲。
新浪财经 / 2020-06-22 11:48:35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全球产业链受到冲击,经贸“脱钩”风险加剧,市场情绪起伏不定,国际金融环境趋紧,全球经济进入衰退。中国抗“疫”取得初步胜利,但全球疫情的蔓延加大了中国经济企稳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新华社 / 2020-06-22 00:37:10
新冠疫情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迫切——访白俄罗斯前驻华大使托济克
新浪财经 / 2020-06-22 00:03:59
基于上述定性判断和数值预测,报告在目前已出台政策举措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十方面政策建议
新浪财经 / 2020-06-21 23:53:09
6月20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6期)在线上举行。本期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杨瑞龙主持,聚焦“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双底线思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经验”,并邀请知名经济学家郑新立、刘元春、王一鸣、李稻葵、毛振华、黄益平联袂探讨。
中国经济时报 / 2020-06-19 14:25:06
随着都市圈时代的来临,粤港澳大湾区全新增长极正加速形成,各种机遇与挑战并存。借助五大都市圈规划,广东省将形成两大三小的发展引擎,尤其是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的命名,更深蕴对标东京都市圈、纽约都市圈之意。从人流、物流、资金流而言,未来的珠三角将站上都市圈超级风口的最顶端。
中国经济时报 / 2020-06-19 14:19:01
中国即将迎来首个地方个人破产制度。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发布《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征求意见稿)》,并于6月2日—6月18日公开进行征求意见。
经济日报 / 2020-06-19 13:09:00
下阶段要加快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的各项政策,重点做好稳就业保民生,有效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基本盘。
经济日报 / 2020-06-19 12:01:48
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在沪开幕,出席论坛的相关部委负责人表示货币政策仍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经济日报 / 2020-06-19 11:59:59
6月18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云南省支持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重点解读《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经济日报 / 2020-06-19 11:43:44
日前,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了《国务院关于201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审计工作报告),并提请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