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 2020-09-29 10:33:03
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经济日报 / 2020-09-29 10:21:56
“十四五”即将开启,在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把握战略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近日,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举办的“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研讨会上,专家学者集聚一堂,就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建言献策。
新华社 / 2020-09-29 10:19:08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8日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重大问题,审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财资一家 / 2020-09-28 12:59:23
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巨变,为了应对危机、稳定发展,党中央明确了发展“双循环”经济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的推行意味着我国将对发展战略进行重大调整。那么,我国为什么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种战略调整有什么意义呢?
广州日报 / 2020-09-28 12:37:52
作为中国最典型、最成功的经济特区,深圳不仅以其自身的成长、发展与辉煌展示了中国道路的正确性,而且更以其“先行先试”的率先改革形成了自身率先发展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不仅是深圳经济特区的制度财富与资本,同时也构成了中国道路的重要内容。
经济日报 / 2020-09-28 11:33:21
新型消费发展不仅能够从需求端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通过拉动最终消费带动经济增长,而且能够从供给端发力,通过网络数字技术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从而实现供需匹配,消费与投资良性互动,释放内需潜力。
经济日报 / 2020-09-28 11:32:13
华社上海9月2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27日在上海考察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情况。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外贸稳定发展和质量提升,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做出积极贡献。
经济日报 / 2020-09-28 11:29:07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呈明显下行趋势。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金融应该发挥哪些重要作用?金融业如何迎接新挑战,抓住新机遇,以高质量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
中国经济时报 / 2020-09-28 11:25:01
在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共享制造悄然兴起,制造业正在成为共享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继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后
中国经济时报 / 2020-09-28 11:23:26
日前,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由18个增加到21个,形成了覆盖沿海、内陆、沿边的统筹兼顾的全方位开放格局。自由贸易试验区已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战略高地。
中国经济时报 / 2020-09-28 11:22:26
“中国政府扩大开放、寻求合作共赢的态度一直是明确的、坚定的。”9月2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与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在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宣布设立五周年座谈会上如是说。
中国经济时报 / 2020-09-28 11:19:40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有识之士期待揭开中国发展“密码”,中国也更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向国际社会有效传递中国声音。在大变局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与国际社会进行有效沟通,将有利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持续加强合作和发展。
中国文化报 / 2020-09-27 23:51:25
夜间经济目前已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繁荣程度是一座城市经济活跃度、开放度的重要标志。2019年以来,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济南等地先后推出夜间经济的发展举措,部分城市也在酝酿相关政策。
安徽日报 / 2020-09-27 14:30:50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8月20日,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要求长三角“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8月21日,在听取安徽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要求“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
中宏国研 / 2020-09-27 12:33:00
按照中央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于今年10月召开,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