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2021-10-30 13:07:40
10月28日,在商务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本周刘鹤副总理与美国财长耶伦进行了视频通话,请问中方如何评价此次通话的成果?双方就哪些具体议题进行了讨论,是否谈及美债、汇率、通胀和债务风险以及第一阶段协议到期后的磋商安排?第二个问题是,近期中美商务部长是否有再次通话的计划?
CF40研究部 / 2021-10-30 12:57:12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体系主要包括三部分,即“三支柱”,其中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金;第二支柱称为企业年金;第三支柱为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其中有政府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的部分被称为“个人养老金”,
CF40研究部 / 2021-10-30 12:55:54
金融税收制度与金融市场发展是相互映射、相互作用的。课题从鼓励中长期资金积极入市出发,提出了对长期投资提供税收优惠、区分企业经营亏损和资本亏损的结转抵扣的建议;从避免市场行为扭曲出发,提出优化金融业增值税、私募基金所得税政策的建议;从稳定金融市场的角度出发,提出要研究数字金融税等建议。
CF40研究部 / 2021-10-30 12:49:43
三次分配,第一次分配是市场主导的分配,第二次分配是政府主导的分配,第三次分配是社会主导的分配。需要强调的是,金融支持共同富裕主要在于“一次分配”,即怎样更好利用金融市场改善收入分配,其中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
CF40 / 2021-10-30 12:47:37
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是生产力高度发展。首先需要全面和准确地理解“共同富裕”。这一概念包含“共同”和“富裕”两方面内容,其中“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
2021-10-30 12:42:10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告别了上一个十年的高增长,持续单边下行,同时经济结构发生了转折性变化。支出角度看,消费成为支撑经济增长更重要的依托;产业角度看,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愈发重要的来源。
CF40 / 2021-10-30 11:29:50
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怎样理解提出这一战略选择的国内外环境和时代背景?什么是国内循环、国际循环?二者的联动关系是怎样的?国内循环、国际循环中存在哪些堵点和问题?我国如何实施双循环战略?为了解读上述问题,笔者从四个方面,系统地解读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来龙去脉。
生态环境部 / 2021-10-29 16:39:48
10月28日,中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国家联络人向《公约》秘书处正式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和《中国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这是中国履行《巴黎协定》的具体举措,体现了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努力。
2021-10-29 16:26:54
经济增长下降压力加大,经济运行突出矛盾较多,宏观调控在下调预期的同时,市场和决策部门都在测试各方面可以接受的底线。总的思路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底线思维,做好跨周期调节。
中国经济时报 / 2021-10-29 14:29:13
截至10月28日,除西藏外,30个省区市均已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有效应对疫情汛情等考验”“经济恢复态势持续”“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呈现强劲韧性和巨大活力”……字里行间中透露出区域经济发展的诸多亮点。
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王小霞 / 2021-10-29 11:36:31
房地产税话题近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此次房地产税试点最大的意义就是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一个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经济日报 / 2021-10-29 11:32:33
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
经济日报 / 2021-10-29 11:23:56
最近,全球汽车行业发生了三件事,颇受关注。虽然这三件事涉及四家不同企业,但细究其缘由,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就是全球减碳行动下的汽车产业变革。如果说,早些年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特别是以纯电为主的技术路线战略还有迟疑,那么现在则已达成共识。
2021-10-29 11:05:33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眼下正处在“三秋”抢收的关键时期,但中原大地却赶上了连续降雨,导致山东、山西、河南等地的大片农田泥泞积水,轮式玉米收获机无法进入田间作业,影响到正常农业生产,玉米抢收迫在眉睫。
经济日报 / 2021-10-29 10:42:36
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今年的主题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韧性城市”。韧性城市是指城市在技术、经济、社会和政府4个维度进行韧性建设,有效应对极端气候变化、高烈度地震、烈性疫情、剧烈经济波动等重大灾害和冲击,迅速恢复正常生产生活。韧性城市建设是各国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