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 2021-11-23 16:47:51
“要稳妥开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培育合作新增长点。”1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着眼时代大势、以大历史观分析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为继续稳步拓展“一带一路”全球合作新领域指明方向。
2021-11-23 10:41:25
今年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申请加入,至少有两方面的考虑。
经济日报 / 2021-11-23 10:39:46
宏观杠杆率稳中有降的态势在今年三季度得到了延续。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三季度宏观杠杆率继续下降,降幅为0 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共下降了5 3个百分点。
中证网 / 2021-11-23 10:36:49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11月21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2021-2022)上代表课题组发布了CMF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1-2022)。刘元春表示,明年中国宏观经济将逆转2021年中国经济复苏乏力、增速回落的势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1-11-23 10:34:37
在国内散发疫情、严重洪涝灾害、大宗商品高位运行、煤电供应紧张、房地产融资政策收紧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4 9%,提前破5大超外界预期。10月份经济运行有所好转,呈现筑底回升态势。
新华社 / 2021-11-23 10:32:33
1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分析经济形势,研究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金融时报 / 2021-11-23 10:28:24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报告》提到,我国是具有强劲韧性的超大型经济体,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发展潜力大、回旋空间广阔的特点明显,市场主体活力充足。
2021-11-23 10:26:32
目标:高质量增长要求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1)货币政策目标由经济增长战略所决定。货币政策是传导最直接的需求政策,也正因如此,货币政策对一个经济体长期需求结构优化的最终导向负责。2)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目标与螺旋危机风险。
2021-11-23 10:20:45
宏观政策方面,经济增长转向中低速,需求不足的问题突出,所以扩张型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诱惑力,也存在实际需求。这对宏观政策制定者形成了很大的考验,不仅要认识到货币政策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理解货币政策不能做什么。
央视财经 / 2021-11-22 15:13:16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在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对此,国新办近日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有关情况。
2021-11-22 11:16:10
时至年末,国务院和多个部委密集研判经济形势,释放出重要的政策信号。11月18日,国务院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指出,今年以来,我国发展遇到疫情多地散发、严重洪涝灾害、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电力煤炭供应一度紧张等多重挑战。
上海证券报 / 2021-11-22 11:14:12
11月19日,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要求加强国内外经济形势边际变化的研判分析,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稳定市场预期,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021-11-22 11:05:08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如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何做好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如何防范化解重点领域的风险,如何打造科技、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如何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抓住新的政策红利,这些问题值得市场主体、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
2021-11-22 11:01:04
90年代税制改革以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迅速得到改善,得以集中力量完成了许多全局性的重要建设如社保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扶贫等。地方政府在上缴大部分财税项目后,也迅速找到了土地出让金这一收入来源,并通过土地“招拍挂”的方式使之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2021-11-22 10:54:00
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担忧明显增大。11月18日,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要在高基数上继续保持平稳运行面临很多挑战”,重提“六稳”“六保”,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