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8 16:57:14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经党中央批准,我省在井冈山隆重举行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配合中央有关部门成功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江西专题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90周年座谈会。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
2022-02-08 16:43:48
经济学人智库运用最具前瞻性的分析和数据了解全球经济前景。每月,我们通过全球预测服务帮助您掌握全球动态,助您高效运营,筹划未来。
人民日报 / 2022-02-08 14:15: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资本活动要依法进行。 应该看到,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不是不要资本,而是要资本有序发展。
2022-02-08 10:12:44
2021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进入2022年,应该如何看待宏观经济形势?如何看待市场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变,稳增长政策预计仍将继续出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将涌现更多投资机遇,房地产市场将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长期向好。
2022-02-08 10:01:49
2022年,我国经济走势如何?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发展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支撑发展的有利因素和条件仍然不少,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前景广阔、长期向好的特点没有变,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2-02-08 09:02:52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工方案,并要求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主要负责人带头抓,项目化推进落实。
2022-02-08 08:45:40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发布文章《中国经济深度看|消费稳步恢复稳中提质 持续发挥“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称,展望2022年,消费稳中求进的有利条件增多。2022年,预计全球疫情将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国内促进消费政策的各项举措齐发力
中国金融新闻网 / 2022-02-06 14:46:12
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展现出强大韧性。这与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及时、有效实施密不可分。值得关注的是,过去一个多月时间里,货币政策持续精准发力、靠前发力,着力稳增长
2022-02-05 21:22:19
据了解,2022年GDP增速有望达到5%~5 5%,给出这一判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潜在产出的角度看,央行和中国社科院对2022年的潜在产出增速分别为5 5%和5 55%。
2022-02-05 21:21:15
受地产和基建增速双双下行的影响,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为4 9%,若不考虑2020年疫情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992年开始进行统计以来的最低值。
2022-02-05 21:20:06
2021年我国出口总额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达到33539 6亿美元,同比增速高达29 9%,增速也为近10年以来的新高,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拉动率为1 69%,为2006年以来的新高。
2022-02-05 21:18:58
稳增长将是中国2022年经济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一系列积极的宏观政策将陆续出台;疫情仍然是影响2022年经济运行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国内疫情蔓延势必影响2022年消费和服务业的复苏,而全球防疫平衡若被打破,甚至还会引发“通缩交易”风险。
财联社 / 2022-02-05 21:01:30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当前宏观调控要突出稳字当头,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力度和重点,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新华社 / 2022-02-05 20:57:13
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2022年,我国经济走势如何?记者日前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2022-02-05 20:56:12
围绕经济平稳开局,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今年一季度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要把政策发力点适当向前移,做到早安排、早动手、早见效,以稳定的经济运行态势应对各种挑战。抓紧出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及时研究提出振作工业运行的针对性措施。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力争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