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 / 2022-08-24 13:32:38
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7月份多项经济指标增速较6月份有所回落,下半年稳增长压力加大。近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商务部等部门密集发声,加力部署下半年重点经济工作。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面对社会需求不足、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经济应该着重增强内生动能。
2022-08-24 11:04:10
根据20世纪以来的历次经济衰退历史来看,经济泡沫是衰退发生最重要的内生性原因。经济泡沫可以体现在股市泡沫(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房地产泡沫(2008年美国次债危机)以及债务泡沫(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上,目前的后疫情时代已经出现多个泡沫叠加的情况。
2022-08-24 11:03:28
全球经济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规律,每个经济周期的变化往往伴随着金融周期以及信贷周期的调整,美联储对全球金融、信贷政策的制定方向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也对全球经济周期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022-08-24 10:59:07
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后新冠疫情时代,虽然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有所缓解,但俄乌地缘政治风险升级叠加全球主要央行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大宗商品价格飙升、通胀压力高企对经济产生挤出效应以及企业信贷融资成本走高等问题,把全球主要经济体再度拉入经济衰退的边缘。
2022-08-24 10:25:41
以经济增长(GDP)和通胀(CPI)两个维度将经济周期划分为复苏、过热、滞胀和衰退四个阶段。比如,衰退就是GDP低、CPI也低的阶段。
2022-08-24 10:15:35
新时期,我国房地产伴随现代社会的发展改革渐渐变成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的核心支柱,特别是从2011年开始,我国房地产经济更是成为国民经济建设进程中的新一轮增长点,其迅猛快速的发展也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
2022-08-24 10:09:31
短期的复苏应该问题不大,关键在于我们内生动能必须要进行全面重构,内生动能的重构在于内生的机制要时刻发展,努力响应全面复苏的方案。
2022-08-24 09:24:00
稳定的制度是最好的预期。针对当前预期转弱的情况,要发挥好财政政策在引导社会长期预期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经常化、制度化地对重大财政政策、社会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阐释说明,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努力向社会传递清晰明确的制度建构方向。
2022-08-24 09:23:24
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上半年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双双大幅度下降。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73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2 9%,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0 1%。
2022-08-24 09:22:45
面对当前复杂局势,中央政治局指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就需要我们谨慎判断当前局势,找准问题根源,做出相对准确的前瞻性预判。
2022-08-24 09:14:00
2022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跌荡起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下半年工作压力,需要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力度,深化结构性改革,促使我国经济早日重新回到正常轨道。
2022-08-23 18:41:34
广东经济规模连续多年全国第一,去年人均GDP超1 5万美元,一举迈过了世界银行标准的高收入国家门槛。与此同时,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为此,广东历届省委、省政府付出大量心血,从推动“双转移”到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不断努力攻克这一短板。
2022-08-23 18:38:35
8月20日,2022年省长与专家座谈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等专家围绕“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主题,与省长面对面,为广东把脉建言。王昌林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提高,民生福祉大幅提升。但人均收入水平仍然不高,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2022-08-23 18:38:05
8月20日,2022年省长与专家座谈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等专家围绕“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主题,与省长面对面,为广东把脉建言。陆铭表示,广东在集聚发展中正在促进相对平衡:人口不断集聚,但人均GDP的城市间差距在缩小。
2022-08-23 18:37:44
8月20日,2022年省长与专家座谈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等专家围绕“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主题,与省长面对面,为广东把脉建言。魏后凯表示,近年来,广东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协调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相比较而言,城乡差距仍较高,城乡差距缩小幅度较小,不同地区间城镇居民、不同地区间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