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 / 2022-09-05 11:16:2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从根本上说,“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人民日报 / 2022-09-05 11:04:25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了7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数据。面对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散发多发的不利局面,我国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充分表明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经济日报 / 2022-09-05 10:53:00
近日,人民银行召开部分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在部署推进当前和下一阶段货币信贷工作时,会议强调,主要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要强化宏观思维,充分发挥带头和支柱作用,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这表明央行将进一步增强信贷投放。可以预期,下半年,央行将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做好“精准滴灌”的同时,持续增加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
金台资讯 / 2022-09-05 10:39:58
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 8%,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0 6%;1至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 7%;继夏粮丰收喜讯后,早稻总产量比去年增加2 1亿斤,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良好基础……近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勾勒出中国经济有效应对超预期冲击、回升向好的态势。
2022-09-02 16:29:19
8月31日-9月5日,由商务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本届服贸会主题为“服务合作促发展 绿色创新迎未来”,采用“综合+专题”“线上+线下”办会模式,围绕主题设置六类活动,包括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展览展示、论坛会议、推介洽谈、成果发布以及相关配套活动。
第一财经 / 2022-09-02 15:32:33
8月30日,腾讯财经发起“秉持远见超越未见”夏季线上直播活动,在“关键时刻,全球经济如何争取最好结果”的圆桌环节中,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在直播中发表题为《全球新格局——走出疫情时代,治愈经济伤痕》的主旨演讲。
国际商报 / 2022-09-02 15:20:25
中国服务贸易应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从习近平主席的致辞与贺信中找答案,“2020年和2021年,习近平主席连续两年在服贸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致辞,2022年服贸会又专门发来贺信。
国际商报 / 2022-09-02 15:18:56
在9月1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称,目前欧美对消费品需求正在持续减少,美国零售库存也高于疫前趋势,这些不利因素以及不确定性是否会影响中国出口。“今年以来,中国出口展现出较强发展韧性。”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回应称,下一步,商务部将多措并举,继续指导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
中国经济导报 / 2022-09-02 15:14:41
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一步增强宏观政策合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加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力度,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做好民生兜底保障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国际商报 / 2022-09-02 15:10:28
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如火如荼进行之时,中国前7个月服务贸易的成绩单也出炉了——在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全球经济复苏艰难、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等内外部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今年1-7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33922 1亿元(人民币,下同)
2022-09-02 14:56:26
当前,世界局势复杂多变,国内近期也出现疫情散点多发等超出预期的突发因素,政治、经济、社会变化和疫情交织,既有短期波动,又有长期和结构性问题,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2年我国宏观、微观、结构、科技、改革开放、区域和社会七个方面政策作出了部署。
2022-09-02 14:55:18
2022年宏观调控有更加多元和更高的目标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为20大召开创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去年下半年经济增速较快下滑,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在这种环境下既要坚持高质量增长,又要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速,要求是比较高的。
2022-09-02 14:53:52
2022年是我国政府换届之年。根据以往经验,这种年份经济增长往往较强劲。但2022年显然不同于以往,社会各界对我国2022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不高,甚至有较多的担心。股市往往被作为经济“晴雨表”,但近期表现与宏观政策和货币信贷数据出现较明显的偏离。
2022-09-02 14:43:07
2022年宏观调控注重“实效”。宏观调控政策的总体要求是“稳健有效”,“有效”是重点。政策注重“实效”,即以结果为导向,确保实现“稳”。不但要解决认知和态度上的“看得见看不见”和“要不要”的问题,还需要解决“能不能”的问题,涉及政策的“时度效”。
北京青年报 / 2022-09-02 12:54:55
9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在2022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发言表示,新冠疫情以来,中国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过度刺激,为后续的货币政策调控预留了空间,央行会继续营造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