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 / 2024-12-12 16:41:57
12月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2025年经济工作。首次出现“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14年来货币政策首次再提“适度宽松”,2025年的经济政策将发生哪些变化?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2025年还将推出哪些更切实有力的增量政策?又将在哪些方面影响我们?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 2024-12-12 14:45:08
中央政治局会议胜利召开,分析研究了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并认为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稳中有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
新华社 / 2024-12-12 14:42:09
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其中货币政策的表述引人关注。时隔10多年,货币政策取向再次改为“适度宽松”体现了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传递出积极信号,将有力提振各方信心,助力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经济日报 / 2024-12-12 14:37:51
即将过去的2024年,中国经济走出这样一条曲线:一季度回升向好,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延续恢复态势,部分指标出现波动;三季度承压修复,积极因素累积增多;进入四季度,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协同发力,企稳回升态势明显,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动力强劲。
人民日报 / 2024-12-12 14:29:5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高水平经营主体的塑造、高效率市场机制的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建设。
新华社 / 2024-12-12 11:10:0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为“2025年中国经济怎么干”指出方向。会议有哪些新论断、新研判、新提法、新举措?2025年如何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经济日报 / 2024-12-11 15:54:07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小幅上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
经济日报 / 2024-12-11 15:52:25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针对明年宏观政策取向,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明确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重要部署,释放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强力稳增长的鲜明信号。
经济日报 / 2024-12-11 15:50:00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边疆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边疆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做好边疆治理各项工作,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国际货币研究所 / 2024-12-11 15:14:32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分析今年经济工作,全面客观研判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一系列部署。其中提到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稳住楼市股市”。
新华财经 / 2024-12-11 11:07:43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表示,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科技金融服务仍面临一定的复杂性,如科技活动主体和阶段的多样性导致融资需求差异大,科技和产业一体化水平影响金融支持规模和效益,金融供给结构存在不匹配性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 2024-12-11 11:05:19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明年经济工作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稳住楼市股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等,为明年经济工作作出超预期定调。
2024-12-11 10:54:53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作出了“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重要部署。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不仅是创建一项法律制度,也是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大社会政策改革,对助推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学习时报 / 2024-12-11 10:40:07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强调“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学习时报 / 2024-12-11 10:36:30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要促进全社会物流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提高物流组织化程度和效率,促进物流与产业融合创新,统筹推动物流成本实质性下降,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