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2025/08 / 2025-04-21 14:58:28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当前,党领导人民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支撑性作用。
学习时报 / 2025-04-21 13:01:3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2024年12月20日至21日,由青岛市委党校(行政学院)主办,青岛自由贸易创新研究中心和西海岸新区工委党校协办的2024年第六期山海观论坛“现代海洋城市发展与治理”研讨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
经济日报 / 2025-04-21 09:53:22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尤其是本土汽车品牌快速崛起。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本土品牌汽车的数量明显增长,整车企业尤其是新能源车企推出新车型的速度比以往更快,汽车销售正在由传统的4S店模式转向直营模式,汽车开始像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那样走进商场展厅。
2025-04-18 16:05:14
4月18日,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司长孟华婷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商务部将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开展更多首创性、引领性改革探索,形成更多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成果,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坚定应对外部风险挑战。
2025-04-18 11:43:03
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替代了此前的“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措辞,且把“稳预期”放在了首位,体现了其基础和关键的作用。202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加强预期管理,协同推进政策实施和预期引导,提升政策引导力、影响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提到,“健全预期管理机制。”
2025-04-18 11:39:32
据了解,预期管理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政府部门通过政策信号、信息沟通和舆论引导等手段,向市场传递指向明确、逻辑一致的信息,引导微观主体对经济形势、政策走向、未来发展等形成合理预期的宏观经济治理方法,对提振信心作用重大。
2025-04-17 21:55:25
国务院以“加强预期管理,协同推进政策实施和预期引导”为主题,进行第十三次专题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强指出,做好预期管理综合性强,在政策制定实施和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有稳预期的意识,特别要结合形势变化,提高政策针对性、有效性。要找准政策重点,善于抓住有风向标作用的问题,对症下药、集中施策,及时推出有力有效的政策举措。
光明日报 / 2025-04-17 18:16:4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要加强社会工作、怎样加强社会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阐明新时代社会工作的根本原则、价值取向、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基础保障等,指引我国社会工作取得重要成就。
中国社会科学网 / 2025-04-17 18:12:25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标志性成果,以高速性、通用性、智能性和交互性的颠覆性特点,对国家安全产生深刻影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技术变革交织的当下,应当用系统思维剖析人工智能对国家安全的冲击。
经济日报 / 2025-04-17 14:48:21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平等保护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这对涉企法治关键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涉及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多个方面。
2025-04-17 14:15:51
2025年中国经济“首季报”发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 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 2%。
经济日报 / 2025-04-17 14:02:54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 4%。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情况下,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成绩来之不易。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跑好“第一棒”对于稳预期、提信心、增动能至关重要,良好开局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较好基础。
2025-04-17 13:56:41
陈文辉指出,当前IPO退出承载能力有限,并购退出是今后的主要培育方向和着力点。此外,发展并购投资对盘活存量资产、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2025-04-17 13:39:57
4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就202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作了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盛来运表示,一季度统计数据有五个突出的特点
经济日报 / 2025-04-17 11:36:45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论断强调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揭示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关联,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