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 2025-03-11 12:30:42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这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政府工作要及时有效回应民生关切,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新华社 / 2025-03-11 11:25:01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更加坚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2025-03-10 15:45:30
中国证监会7日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落实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部署要求,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课题组 / 2025-03-10 15:24:56
稳外资不仅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2025年1月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呈现下降态势,稳外资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经济日报 / 2025-03-10 11:22:10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粮食产量目标明确为“1 4万亿斤左右”,在连续4年“1 3万亿斤以上”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释放出我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鲜明信号,有助于稳定粮食生产和社会预期,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增添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
人民日报 / 2025-03-10 10:38:37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住楼市股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3月9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介绍,去年四季度新建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实现正增长,今年1、2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保持止跌回稳积极势头。
新华社 / 2025-03-07 14:50:08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打好政策‘组合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政策取向作出明确安排。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政策护航。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将发挥怎样的效用?如何确保政策同向发力?
2025-03-07 12:48:23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召开,央行、证监会等五部门回应中国发展改革、财政预算、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以下是发布会要点汇总:
新华社 / 2025-03-07 12:41:57
如何看待今年经济走势?2025年财政政策将怎样发力?促消费、稳外贸将有什么新举措?如何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资本市场如何支持科技创新,五部门主要负责人回应中国经济热点问题,详解政策走向。
人民日报 / 2025-03-07 11:55:46
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记者会举行,5位部长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新华网 / 2025-03-07 11:53:35
3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举行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并答记者问。
求是网 / 2025-03-06 14:00:05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防范金融领域风险作出明确部署,这些工作是建设金融强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求是网记者围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这一主题,对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教授进行了专访。
中国社会科学报 / 2025-03-06 13:06:29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新华社 / 2025-03-06 11:37:14
“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把握好的着力点,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基本路径,为经济大省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实践指南。
2025-03-05 16:38:06
今年的报告提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是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调控思路的延续。从宏观环境和条件来看,当前外部不确定性在上升,国内总需求不足,尤其是消费不振问题比较突出,所以需要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这是现实需要。从政策空间来看,我们也具备条件